別人撿到或者私吞也沒用,她帶身份證去就能掛失補辦,別人手裡的這張到時候就作廢了。
她把攤子租借給隔壁,人家還說可以把東西放在後面的角落,他們可以幫忙看著不讓人拿走。
東西放下後,他們一家四口就可以去玩了。
趙如月和寧紹明帶著兩個孩子在縣城逛了一圈,回來的時候路過兩元店,發現兩元店還開門。
毫不猶豫地走進去,把趙如月今天買的那種小玻璃杯子搶購一空,有三大箱,總共兩百四十個杯子。
本來一箱是五十組,一共一百個杯子,其中一箱老闆零散賣出去二十個,另外四十個,剛好今天被趙如月買走了。
由於這次買得比較多,還跟老闆談了談價格,拿到了一個九五折的折扣價。
箱子太大,他們不好辦,只能結束閑逛,打了個三輪車回夜市街。
之所以一次性買那麼多杯子,也是因為擺攤一晚上下來,寧紹明被人問最多的問題就是:這個杯子不能帶走?
他一開始還說耐心解釋:“這個是做缽仔糕的容器,以後我做缽仔糕還要用的。”
後來再有人問,他就直接跟人說:“連杯子一起帶走的話,缽仔糕要兩塊五一個。”
本意是想提高價格,讓人家一聽價格,覺得太貴不劃算,就知難而退。
沒想到一晚上竟然連杯子都賣出去十幾個。
收攤點數的時候,看到剩下的二十幾個杯子,都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
最後只能感嘆一句:“縣城有錢人可真多。”
他們這也算是變相批發杯子賣了。
一個晚上下來,收獲滿滿。
寧紹明決定明天多準備一點缽仔糕,減少三明治的量,另外再帶一點杯子蛋糕和銅鑼燒去賣。
他覺得自己昨天還是有點考慮得不夠周到了。
三明治其實跟熱狗麵包有點像,雖然沾了一點外國食物的邊,但是其實更適合早上當早餐賣。
今天三明治賣出去的速度,很明顯不如缽仔糕。
而且今天有逛夜市的人認出來,他就是榕溪鎮上秋夏美食店的老闆,還問他怎麼不帶杯子蛋糕和銅鑼燒來賣。
問的客人在縣城工作比較忙,休息天又是也要上班,就算能休息也不想到折騰了。
所以每次都是要等榕溪鎮的親戚去縣城玩的時候幫他們帶才能吃上他家的東西。
寧紹明本來以為人家只是客氣一下,沒想到那幾個客人為了第二天能吃上他家的杯子蛋糕,竟然提前拿出錢塞給他。
叮囑他明天晚上來擺攤的時候,千萬別忘記給他們帶。
寧紹明好說歹說保證自己明天一定帶,才讓他們把錢又拿回去。
還有客人建議他,也在夜市街擺攤賣炒米粉。
寧紹明自己都沒想到,自己的店在縣城也有那麼多人知道。
對於建議他去夜市攤賣炒米粉的話,寧紹明倒是有點心動。
一方面是對自己的手藝有信心,另一反面,也是看到夜市攤上也一兩個攤子在賣。
寧紹明在看到有人賣之後,買回來吃過。
他自己覺得味道一般,他家裡兩個吃多了好東西,嘴巴被養叼的孩子甚至說不好吃。
要是他在夜市街賣炒米粉,可以預見生意不會差。
只是他答應了趙如月,晚上擺攤不能為了掙錢就不顧自己的身體。
而炒米粉需要顛勺,還要一直站著,他白天已經幹了一天活,晚上再幹,明顯就是在用健康去換錢了。
得不償失,媳婦兒還會生氣難受,寧紹明想想就算了,錢是掙不完的,不能本末倒置。
而且他已經打算在縣城開店,週一把剩下的房款交給賣家,拿到房子的鑰匙,縣城的店就能開始著手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