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如月把白色和彩色的小燈串都拿出來了,將它們錯落地纏繞上網格片。
連線蓄電瓶後,小燈串一亮。
“哇——”兩個孩子發出驚呼,“好漂亮!”
趙如月笑著指了指網格片中間空出來,沒裝繞燈串的那塊地方:“這裡可以放夜市街管理處發的小牌子,還有我們自己的招牌。”
寧紹明懊惱道:“我沒想到還要準備招牌,沒提前準備怎麼辦?”
趙如月說:“這多好辦,你兒子閨女做手工的東西多著呢,讓他們倆用硬卡紙給你做一個不就好了。”
寧紹明看向兩個孩子。
寧時夏和寧時秋立刻表示,這跟做相框一個道理,簡單得很,自己一定能在出發去擺攤之前做好。
然後跑回各自的房間拿材料,又一起到書房裡做招牌去。
結果沒過幾分鐘,外面站著的幾個大人就聽到,他倆因為要用什麼顏色的卡紙吵架了。
哥哥說要用白色的:“彩燈映在,白色的卡紙上,可以映出各種不同的顏色,肯定特別好看!”
妹妹說要用單一的顏色:“招牌得讓人看清上面的字,映出不同的顏色,人家光看顏色了,哪能看到字,我覺得用綠色就很好。”
哥哥:“少來了,明明是你自己喜歡綠色,就想做成綠色的!”
妹妹:“媽媽說了,擺攤只用白色的燈串!”
哥哥:“媽媽沒說一定只能用白色的燈串,我可以跟她商量一下,只用彩燈!”
“用彩燈客人會眼花,看不清桌上賣的東西!”
趙如月和寧紹明無奈地對視一眼,正想著要不要進去調解一下。
他們已經自己想到了辦法。
寧時夏:“那要不我們各做各的?”
寧時秋:“先出去問問爸爸媽媽,能不能做兩個招牌,爸爸出去擺攤賣的不是米粉,可以用店裡的招牌讓人家知道是我們家的東西,也應該再做一個屬於小攤子在招牌,讓人家知道我們小攤賣的是什麼。”
他們鎮上店面的招牌很簡單,甚至沒特地去找人起名。
直接用兩個孩子名字裡的其中一個字,就叫秋夏美食店。
趙如月和寧紹明聽到兩個孩子的話,就站在院子裡等他們出來找自己商量。
結果門動了一下,又關上。
就聽到兒子說:“我覺得其實不問也可以,我們可以一個人做招牌,一個人做選單,組合起來,跟媽媽留出來的那塊地方一樣大應該也行吧?秋夏美食店挺好聽的。”
閨女表示贊同:“那我做選單,你做招牌?”
兒子:“行,你寫字認真點,別寫得太難看。”
閨女:“知道了,你招牌做得好看點,別只寫幾個字,也在上面畫點花什麼的。”
站在院子裡,沒等到孩子出來的趙如月和寧紹明再次對視一眼,不由露出笑容來。
接著一個回廚房繼續忙,一個收拾了折疊桌和桌上的東西,提水澆菜去了。
晚上,他們比昨天提前了一點來到夜市街,但仍然是夜市街來得最晚的攤位。
他們到地方的時候,幾乎所有攤位都擺好了自己的東西,出來逛街的人,已經在夜市街裡到處轉悠了。
趙如月牽著兩個孩子,寧紹明推著平板拖車跟在她身後,前往他們的攤位。
走近後,看到他們的攤位上有人放著東西,趙如月還有些緊張,擔心來的第一天就跟隔壁的人起矛盾。
好在她過去跟隔壁攤位的人說,這個攤位自己家已經被自家租下後,人家就把懂事收拾起來放回他們自己的攤位了,還跟她說說了聲抱歉。
這讓趙如月鬆了一口氣,做生意能和和氣氣的真是太好了。
因為這一段路都被劃為美食區,大家賣的都是吃的,所以也不存在什麼同行敵視同行的行為。
寧紹明已經學會了怎麼連線燈串,到了地方,他先把椅子搬下來,放在靠後的位置,對趙如月說:“你們坐著就行,這麼小個攤位,我一個人就能搞定。”
他們這位置比較偏,非常不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