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書上說的是要搶市場,但是他在另一本書上又看到過,一句話,市場的核心就是人。
他擔心媽媽又聽不懂,就直接說搶人了。
果然,這次他媽媽就聽懂了,然後說了一個他不懂的詞。
“等他們打價格戰啊?那確實會降價,”趙如月對鄧細妹說道,“媽,你讓我大哥再等等,別那麼早買電視,我跟紹明以後去縣城會多注意一下電視的價格,等他們打價格戰給最低價格的時候再買。”
旁邊寧時秋拽了拽她的衣袖:“媽媽,什麼是打價格戰?是跟打仗一樣嗎?不是說我們國家已經和平了,不會再打仗了嗎?”
“這個……”該怎麼解釋呢?
趙如月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什麼事。
可讓她正經解釋,那就像考試的時候考名詞解釋一樣。
她壓根沒背過,只能用自己的話寫個大概意思,然而這樣大概是不會得分的。
趙如月怕自己說了有哪裡不對,反而會誤導孩子,只能說:“好像是商家互相競爭的方法,我也不太懂,你要不回學校問問你們老師?或者讓你們老師給你推薦寫這個的書看一看。”
寧時秋松開手:“好吧,我下午去學校問問老師。”
她兒子還是挺好打發的,跟他說自己不懂,他就不會再追根究底非要問個明白不可。
可惜開店註定沒辦法安安生生地從頭到尾吃完一頓午飯。
他們吃飯的時候,時不時會有客人來吃東西,趙如月和寧紹明就得起來先招呼客人。
下午不怎麼忙,趙如月就讓鄧細妹回去歇著了。
鄧細妹抱著修好的電飯鍋回去,在街上一路走,一路遇到熟人。
遇到熟人就難免停下來說兩句話,原本十分鐘的路程,硬生生走了半個小時還沒到家。
等她到家,整條小橋街和隔壁大橋街都知道了,她閨女趙如月會修電器的事。
下午小孩子放學的時候,還有帶孩子來買銅鑼燒的街坊問她:“我聽你媽說,你會修電視機?”
趙如月給她老媽修電飯鍋前,猜到電飯鍋修好之後,她老媽可能會到處跟人說,電飯鍋是她修好這事。
卻沒料到,這件事會傳得那麼離譜。
最離譜的是,下午沒客人了,她關店門的時候,她大姑姐竟然扛著一臺收音機和幾個磁帶來找她。
“三弟妹,你能不能幫我看看,我這收音機是不是哪裡壞了?”
趙如月感到心累:“姐,我不會修這個。”
寧美婷驚訝道:“你不會修啊?我聽人說,你在鵬城學過家電維修,跟鎮上修理店那個人一樣,什麼都會修一點,才把收音機搬來。
這……我搬都搬來了,這錢給別人掙,不如給自己人掙,你要不先試試看?修好了,修理費我準一分不少地給你。”
“這不是錢的事,我們是自家人,就算我會,修好了也不能要你的錢啊,更別說我根本不會修。”
“先看看嘛,反正這收音機本來就有點毛病,拆開裝不回去我也沒怨言。”
寧美婷非要她幫忙看看,趙如月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問:“你這收音機哪裡壞了?”
“我開給你聽,我這收音機可以收聽廣播電臺,也能放磁帶聽歌,但是我這幾張磁帶突然就放不出歌了。”
“會不會是磁帶的問題?你試過其他磁帶了嗎?”
“沒有,我就喜歡聽這幾張,買一年了,我看別人的磁帶能用好多年,不會就我的那麼容易壞吧?”
趙如月就看到她咔咔按下倒帶按鈕。
等裡面的磁帶倒帶完,又按下播放按鈕,收音機裡穿出滋滋啦啦的聲音。
偶爾聽到一兩句扭曲失真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