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時夏解釋道:“不是,六一過了,哥哥班上要換黑板報,老師說我哥的字好看,讓他幫忙寫。就耽誤回來的時間了。”
她話剛說完,人已經沖到了廚房門口大聲喊:“爸爸,我肚子餓扁了,今天能不能多吃一個小蛋糕?”
“你今天要是能吃掉八根青菜,我就相信你肚子餓得能多吃一個小蛋糕。”寧紹明端著兩個盤子出來。
一盤是今天早上用電飯鍋做的蜜汁叉燒。
這個叉燒,趙如月給寧丹萍送去一斤,還剩下三斤。
雖然趙如月說讓他簡單炒兩個菜就行,但寧紹明看了看,這點肉四個大人加兩個孩子吃有點少,再加上丈母孃也來了,只有兩個菜不好看。
就多做了一盤涼拌羊雜和一盤豬肉炒豆角,湯是現成的羊湯。
招待丈母孃,有四菜一湯,中午這頓飯才比較像樣,不過別的還沒拿出來。
寧時夏踮起腳看了一眼,看到他手上的另一盤菜是蒜蓉炒空心菜,哀嚎道:“爸爸,今天又吃空心菜啊?”
“夏天就是這些比較多,不吃空心菜,我就要做炒豆角了,你更樂意吃豆角啊?”
“那我還是吃空心菜吧,我想往菜裡放一點點你做的蒜蓉辣椒醬可以嗎?”
“可以,跟你哥去洗手,然後把碗筷拿出來。”
鄧細妹慈愛地看著外孫和外孫女往院子裡跑,轉頭對趙如月說道:“小夏的口味像你,吃青菜都要放點辣椒醬,也不怕熱氣。”
趙如月笑著說:“她跟我一樣不容易上火,她哥就不行,多吃一點,第二天扁桃體就不舒服,得喝點羅漢果煮的水壓下去,對了,剛剛他是不是說電視會降價?我們光顧著看小夏鬧騰,忘記仔細問了,不知道會不會又是他老師教的。”
“老師還教這些?”鄧細妹一把年紀了,可從沒聽說過學校也教這些東西。
趙如月不知道該怎麼跟她解釋,她外孫看書跟別人看書,好像不太一樣。
別人做題只是做題,做出來就行了,他還會關注到別的東西,吸收到一些課本之外的知識。
只能含糊地說道:“我都畢業多少年了,哪知道現在的學校都教什麼,聽說現在的學校教的東西可豐富了,花樣也多得很。
小秋回來還跟我說,他們上化學課和物理課,還能去實驗室做實驗,可有意思了,以前我上學的時候可沒有這些。”
“沒錯沒錯,思芸和光偉回家也說過,之前三月份的時候,還有什麼春遊,還帶了家裡的鍋去河灘邊野炊來著。”
飯桌上,趙如月又問兒子:“你們老師跟你說,電視快要降價了?”
寧時秋搖頭:“不是,今天老師叫我和其他班幹去她辦公室,商量黑板報的事,我負責找適合寫在黑板報上的小故事,她讓我隨便看她辦公室裡的書,我找到小故事後,等同學等得無聊,就看了看老師桌上的雜志,那些雜志上寫的。”
“不會是財經雜志吧?”趙如月試探著問。
寧時秋想了想說:“雜志封面上確實都寫著什麼什麼財經,太多了,我沒注意看。”
趙如月是真的震驚了:“你這麼小,竟然已經看得懂財經雜志了?”
寧時秋不明白媽媽為什麼那麼驚訝:“看那些文章,不就跟看語文課上的閱讀理解差不多嗎?”
“這……”這讓她該怎麼說呢。
也有可能是她比較孤陋寡聞,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把財經雜志裡的文章,用閱讀理解的方式去看。
到底怎麼用啊?
趙如月這麼想著,也問了出來:“你怎麼看的?”
這下輪到寧時秋撓頭了:“啊?什麼怎麼看,就像看別的書那樣,正常看呀。”
“算了……”趙如月覺得自己就多餘問,她要是懂的話,早再90年代的時候,搭上時代的浪潮,成為富一代了。
她幹脆直接問兒子:“你覺得大概什麼時候買電視比較合適?”
寧時秋想都沒想,脫口而出:“他們好像要搶人,我覺得等到賣電視的商家到處搶人的時候再買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