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這些她又去擦桌子、擺椅子,把醬油、辣椒醬、醋、紙巾還有一次性筷子擺在每張桌子上。
再檢查一下收銀臺下面抽屜裡的零鈔,記住每種錢的位置,以便加快找錢的速度。
星期天早上來的人裡學生少,她暫時沒有準備取餐號碼,只能像大排檔一樣,先自己手寫點選單。
兩人各自分工,有條不紊地做著營業前的準備工作。
…………
從早上五點到六點多,羊湯熬好。
七點多,第一個客人登門,兩人才想起第一天正式開張營業,他們還沒放開張鞭炮。
要是換成講究的人,可能還會請舞龍舞獅,不過他們不在意這些,拿了一串鞭炮在門口一放完事。
“你們這店可算開起來了。”第一個來的人也是他們熟悉的人。
就是春節前跟趙如月買過圍巾手套的老鄉,這次她來身邊還跟著一個女孩子,看起來十三四歲的模樣。
趙如月笑著說:“建房裝修耽誤了不少時間,旁邊的牌子上貼著選單和價格,看看想吃點什麼?”
老鄉識得的字不多,但還是能看懂上面的價格,她看了幾眼說道:“還是你這裡好,價格都寫在明面上,不用總是問,讓人問多了不好意思,佳佳,你幫我念念這上面的菜。”
小姑娘揹著書包,有些靦腆地站到牌子前面邊看邊說:“羊肉煮粉、羊雜煮粉、豬肉煮粉、豬雜煮粉,二兩的六毛錢一碗,三兩的七毛錢一碗。”
“羊肉炒粉、羊雜炒粉、豬肉炒粉、豬雜炒粉,二兩的八毛錢一碗,三兩的九毛錢一碗,送一碗羊湯,熱狗麵包一塊錢一個,炸火腿腸五毛錢一根,羊雜湯和羊肉湯單獨買六毛錢一碗。”
“加青菜兩毛一份,加羊肉、豬肉或者羊雜、豬雜都是五毛錢一份,煎蛋三毛一個,煮粉和炒粉都有圓粉、鮮切粉和米線可以選,就這些了。”
看著選單好像挺多,其實歸類後就三種,煮粉、炒粉和熱狗麵包。
“熱狗麵包是啥?竟然賣得比一碗粉還貴。”
趙如月解釋道:“就是電視上外國人吃的那種,裡面夾著腸和青菜的麵包,我們家的還加了肉,所以貴點。”
老鄉聽了轉頭問女兒:“閨女你想吃不?想吃給你買一個,老外吃的東西,我吃著不一定合胃口,我還是愛吃米粉。”
她閨女也沒吃過,點點頭小聲說:“想。”
趙如月點點頭,然後在自己做的點選單子上寫:‘c1&039;。
老鄉又問趙如月:“妹子,那個炒粉好吃不。”
趙如月拿出來一個碟子,這是早就準備好給客人嘗味道的炒粉。
碟子上面有炒的圓粉、鮮切粉、米線各一點:“我拿點給你嘗嘗,你覺得好吃再買。”
老鄉忙擺手:“這怎麼好意思。”
趙如月笑著說:“不用覺得不好意思,鎮上沒有賣炒粉的店,我們怕大家不知道味道影響生意,就提前準備了一些免費給人先嘗嘗。”
她這麼說,老鄉才接過碟子,拿了雙一次性筷子,跟女兒一起分著嘗了嘗。
嘗完沖著趙如月直比大拇指:“好吃,真好吃,我就要這個炒粉,要羊肉的二兩炒米線,閨女你要不?”
她女兒很想要,但是怕自己吃不完:“我都要熱狗麵包了,吃不完怎麼辦?”
老鄉說:“這有什麼,這炒米粉沒有湯,吃不完可以打包帶去學校再吃,老闆娘,你這裡可以打包吧?”
趙如月點頭:“可以,我們有打包盒,你們不介意的話,湯也能打包,不過湯的只有塑膠袋裝。”
“那就行了,我們不介意。”
老鄉的女兒點了一份二兩的豬肉炒米粉,臉上顯而易見地更開心了。
“你女兒的那份現在就要嗎?”趙如月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