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非臣等不願?天下百姓也不願啊!”
……
是了……
天下人也不願意……
百姓惋嘆圍君無德,說的最多便是色令智昏
謝書善在那一刻終於看清,他立於至高巔峰,朱柱盤龍,實是金玉為籠
當夜楊蕭映慟哭不止,謝書善自覺讓她受了委屈,承諾只要楊蕭映開口。不管何物都能拿來作補償
往日之景萬歷在目,楊蕭伏在他肩頭,妝收淩亂
她哽咽說:“我是清白、幹淨的。”
“清白幹淨的。”
她一遍遍小聲重複,聽地謝書善心都碎了
楊蕭映自八仙坊出來,便被安排了新身份,更名改姓,不僅是陪伴謝書善多年的側妃,還誕下第一位龍子,皇後的名份落在她身上多少也不為過
唯一的變故,乃回都之時,舉足輕重的丞相喜迎愛女
謝書善疑心楊蕭映實不屬過
楊懷仁因“蕭映”三字乃其生母所取,不肯舍棄,以求追念
“楊蕭映”的舊名,又加上謝書善曾定居揚州的經歷,有心人順著蛛絲馬跡,恍然知曉八仙坊名動揚州的琵琶女便是丞相之女,新帝寵妃
楊蕭映淪為紅顏禍水
天災人禍,國事不和甚至是天子纏疾都可以成為人們抨擊貶低的理由
狐媚殃國
謝書善見到她在旱天水澇的時節,掏空私篋,諸付施米之事,都會說:“你傻地厲害,那點銀子夠幹什麼?”
“不少了,我雖不便出宮,好歹也是要做些什麼的。”
謝書善持劍大怒之日,滿朝上下詆毀楊蕭映的聲音此起彼伏,平素執掌朝政的楊懷仁並不表態
哪怕一句
那麼一個名字,害地楊蕭映身陷囹圍,縱使無人不清楚八仙樂女是賣藝不真身的清倌人
他後來一直沒想明白,楊懷仁何至於如此對待楊蕭?二人徒有父女之名,實則通陌路人都比不上
楊懷仁恨楊蕭映?
為何?
又是為何恨?
但他如今明白了
楊蕭映卸下往常笑意盈盈的偽裝,如一灘死水,平淡敘述不為人知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