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覺得這話未免顯得他太怨婦了些,許琮作為fsg的隊長 ,對此又能說些什麼呢,於是他點到為止地又把這話嚥了回去。
但許琮卻莫名地猜到了他的未盡之言,起身拍拍他的肩膀,開口:“電子競技,最好的反擊就是用實力讓他們閉嘴。”
季後賽如期到來,不少人對於fsg的上路變數津津樂道,甚至看熱鬧不覺事大地認為這樣更有看頭。
剛打響勝者組第一場,蹲守在賽事直播間裡的人數就快突破了前兩輪的觀看人數峰值。
fsg如賽前宣發的名單那樣,讓oon首發了,而且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在上半場給oon選了三把戰邊。
吃錢,發育,打傷害,承擔了隊伍裡的半個核心位。
“這這這,這選位,不像是手傷剛好點了的樣子。”解說甲吃驚道。
解說乙跟著附和:“oon局內這表現也是,打得挺激進的,跟被自家中野傳染了一樣,感覺比手傷替補前更猛。”
原本那些等著oon笑話的人,在彈幕上漸漸地沒了聲音。
就在幾乎所有人都沉默接受了“oon榮歸賽場,代替吳詡首發了”的時候,fsg又跟裁判示意要輪換上路。
於是眾人又不淡定了,紛紛表示fsg這一連串的操作是真讓人看不懂。
有人牆頭草似的又替oon說起了話:【fsg這是什麼意思?覺得上半場沒能3:0拿下,就要換人?狂成這樣?】
也有人混在紛雜的彈幕裡,一語道破了天機:【是oon的手沒好利索,再打就又要超負荷了吧。。就victory和fearess上半場那個速戰速決的打法,顯然是在替oon搶時間。。】
但這些發言很快就因為吳詡的上場而被覆蓋了。
“正所謂撞位置不可怕,誰菜誰尷尬。”有不少主播在各自的直播間笑嘻嘻地說道。
潛臺詞是oon作為一個帶手傷的老將,都能三選戰邊地把對面打得沒脾氣,你一個正處在當打之年的年輕選手,再在那選坦邊縮在塔下抗壓就不對勁了。
吳詡能大差不差地猜到那些人會說他些什麼,卻照舊是教練說這局選什麼合適,他就鎖什麼,沒有意氣用事地多說一句話。
他只盡自己所能地在局內把前排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做到了既把承傷拉滿了,也給自家的幾個核心創造了極佳的輸出環境。
fsg最終以3:1的戰績成功拿了這個大場的勝利,成功晉級半決賽。
這場比賽過後,有不少戰隊都仔細複盤了fsg的局內表現,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這上路的迷之輪換,說不定就是fsg的季後賽新戰術。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oon和吳詡兩個人,一個有經驗,一個手速快,一個戰邊能手,一個習慣抗壓,剛好互補。
需要打戰邊的時候,就讓oon上場;想把寶押在下路的時候,就讓吳詡上來輪換。
有個戰隊的賽訓組因此斷言:“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就是登場的上路選手不同,victory和fearess的局內節奏也不一樣。這或許是跟oon的手傷有關,而這其中或許大有文章可做。”
誰也沒想到的是,fsg在勝者組第二輪又換了上路首發。
這次三選戰邊的人變成了吳詡,oon反倒成了下半場上來兜底玩坦邊的人。
直到fsg以3:1的戰績再度贏下半決賽,眾人都沒摸清這到底是個什麼戰術。
賽後採訪環節,聯盟自然沒錯過這個熱度,提問:“這樣輪換的原因,難道只是因為想讓兩個選手都上場打打比賽嗎?”
徐遼含糊其辭地表示:“差不多吧。”
主持人沒放過他,繼續追問:“這會不會太兒戲了些呢?似乎對其他選手不太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