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道:“來頭可大了!‘松’不動,‘風’動,風來財聚,松固根本。在貧瘠的土地也能生長!”
王中興聽得大喜!
那人繼續說道:“你來自湖北鄂州,可知那鄂州西山靈泉寺之事?”
王中興讀過書,腹內稍有文墨,當然知那名勝之地。隨即答道:“當然,那可是當年孫權孫仲謀講武修文的地方,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英雄出江東,那地方真乃人傑地靈!”
那人笑道:“正是,但這只是其一!”王中興新奇道:“還有何典故?”
那人道:“後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與友人遊覽該處,聽松濤而成韻、覽風月而成詩,揮筆寫下了千古名作《松風閣詩帖》!”
王中興羞愧道:“晚生慚愧!今日受教了,竟不知故地有此美傳!”
那人見王中興恭敬,繼續說道:“《松風閣詩帖》乃黃庭堅晚年作品,涪翁一生千百行書精品,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松風閣詩帖》!
其風神灑蕩,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意韻十足。
俊,不減右軍《蘭亭》,勢,不讓魯公《祭侄》,堪稱行書之精品。我為閣下起名,出處便在於此!”
王中興喜不勝收,大笑道:“哈哈……先生果真學識淵博,今日為我起了名又宣揚了故地,他日若有人問起,我可有得說了!多謝多謝!”
那人聽來大笑不止。
王中興又隨即請教名諱。
那人便拿起小筆在左下端落上“姚孟起”三字,隨即從包裡取出一枚章蓋上!收回印章笑了笑,便掀簾而去。
事後才知,那人便是蘇州才子姚孟起,因才華出眾,故被選到“國子監”做貢生!
那日來茶館小憩,正值他初來京城任職,王中興一番招待到讓他心情愉悅,此後有了閑暇便都會來松風閣小坐!
玄遠聽王中興敘來,連連稱贊!
王中興本想向玄遠再介紹那惠大人!但突然只見四名女子身著白色長袍,頭戴黑色大拉翅,手裡端著竹製茶盤,走上舞臺。
這時才回過神來,說道:“該忙正事了!”
這時天已全黑,各長短凳子上,人擠得滿滿。從服飾上可看出,這些人要比白日裡那群人更殷實得多,說話更顯斯文!
玄遠抱著齡娥在臺下觀看,此刻的小齡娥已熟睡在他懷裡!
臺上四名女子並非一般賣藝少女,她們都曾是宮女,只因到了出宮的年齡,現下在北京城中賣藝餬口!
雖然均是二十六七歲,但一個個花容月貌、粉色依舊!
王中興特招來四名女子專在館內“泡茶表演,”所得客人打賞,均由四人分取!
這樣一來,給茶館添了人氣不說,也給四名女子找到了活路!
只見那四名女子上得臺來,便將“茶盤”輕輕平放在桌上。繼而雙手於胸前徐舞,隨即成蘭花指散開!
嘴裡清脆念道:“備具迎客……清泉初沸……鑒賞佳茗……烏龍入宮……清洗前顏……!”這些優美的詞彙,便是在解說泡茶的每一個步驟!
此刻,四名女子邊念邊泡,舉止優雅、溫婉動人!
後院微風徐來,整個茶館內皆飄滿茶香,讓人好生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