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絕對的正義!
膽敢阻擋變法的,殺了絕對沒問題!
老世族貴胄們,就不說了,他們只是“改革”的絆腳石,是秦國的食利階層,他們就像是體系內的寄生蟲,必須被拋棄。
至於“老白駝”這個角色?
雖說為秦國征戰立下過汗馬功勞,但依舊功不能抵過。
撞到槍口上,那也是必須死的~
如果商鞅這個“立法者”一開始就無視規則給秦孝公留下幾分情面,其實是在開口子。
接下來不用想,後面人也學得有模有樣~
結果就是後果嚴重,“法將不法”~
大家各自憑藉自己喜好做事~
絕對不行!
老孫最多寫上幾段劇情讓老白駝死得更感人,讓觀眾多掉點眼淚,但要讓他放過老白駝,不科學,也不符合商鞅這個人物的性格。
......
讓我們換個角度想想~
孫皓輝是一個法律學教授。
他的工作就是思考這些問題,日積月累之下,想得自然想得要深入一些。
觀點不一定正確,但好歹知道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再加上學這玩意,自然認為法律是神聖而不可破壞的,不可隨意代入感情!
反之。
對於大多數觀眾們來說,日常工作已經夠煩的了~
看電視劇,就是為了離開現實,短暫地代人別人的經歷和感情,好好享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宣洩一下自己被壓抑的情感。
你導演拍得越有代入感越好!
越有代入感,觀眾看戲越認真,收視率也就越好!
黃導和李一白都是裡手行家!
當然把這段戲拍得極為動人!
嬴渠梁聽聞此訊息時想救人的心情拉滿,懊惱,焦躁和煩悶。
衛鞅聽到私鬥者中有“老白駝”時的無奈,面對嬴渠梁時曉之以理,寸步不讓。
還有老白駝的國仇家恨之痛。
各方面的糾結之處,都呈現得淋漓盡致。
觀眾代入感十足!
因此。
當他們知道衛鞅和嬴渠梁大吵一架後還是決定殺掉“老白駝”後,第一時間想的肯定不是什麼“規則”,“大環境”和“集體利益”,而是單純的情感宣洩。
其中有支援衛鞅的,也有反對衛鞅的。
“主角衛鞅實在太不講情面了!只想著什麼法律~老白駝好歹是為秦國立下過這麼多功勞的,法外開恩一次又如何?”
“我覺得衛鞅做得也沒錯!變法這件事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肯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