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陳江河,由於鏡頭從後俯拍,沒有臉,只能看見上半身和後腦勺,完全和“吃瓜群眾”融為一體了......
這樣會導致一個問題。
觀眾有極大可能注意力都放在“山下和揚雪”身上,捕捉不到畫面上“陳江河探頭探討”和“陳江河專注地看講解”這兩個資訊!
雖說之前的鏡頭語言已經從他的腳步中鋪墊過,觀眾應該能注意到這個資訊,但李一白還是覺得要再突出一點,儘量降低觀眾的觀看門檻。
畢竟~
《孫子兵法》曰:“觀眾者,死生大事,不可不察~”
你降低觀眾門檻,觀眾就會以收視率和票房回報你!
等燈光師過來,李一白馬上和他以及坐在身旁的攝影指導沈新浩溝通起了自己的意見。
沈新浩是李一白多次合作的老班底,《笑傲》,《天龍》,《大秦》都親自擔任劇組攝影指導,對李一白的意圖當然能領會。
“李導,乾脆這樣,把現場亮度降一降,再單獨給主角探頭探腦的位置再打一束光,讓他就站在那裡表演,突出一下。這樣要演員和燈光麻煩點,不過能達到你的要求。”
李一白就是這個意思,轉頭對燈光老師說:“老王,你的意見呢?”
這位“隔壁老王”名叫王梓軍,是劇組新進的燈光師,還是第一次和李導合作。
李一白的公司現在擴張的厲害~
儘管在不停培養,但這行的培養週期太長,後備人才還是不夠用。
其他行當還好,至少有“北電”這個人才輸送基地。
燈光師這個行當就麻煩了,國內沒有專業院校培養,全靠師傅帶徒弟,壟斷和“江湖習氣”嚴重,找到質量好,合作愉快的非常不容易。
因此,不可避免的,還是要請外援。
內部分配方面,已經培養好的人才,公司是優先交給“新晉導演”烏蘭寶音和江洪敏和使用。
李一白則肩負起了帶“外援”的任務。
當然,這個“請外援”,同時還兼有培養和考察的作用。
如果覺得合作愉快,就籠絡下來,繼續合作。
覺得合作不愉快,那就這一次,沒下次了~
說到這裡,大家相比也都明白李導為什麼不直接給燈光師下命令,而是詢問他的意見了,這其實是在考察這位老哥。
老王倒是不知道李一白是怎麼想的,思考了一會兒,可能真當自己是塊“料”,笑著開玩笑說:“導演,不用這麼在意這些細節吧?反正就兩秒鐘的時間,觀眾又不會注意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麼一搞,大家起碼又要耽擱十幾分鍾,都會有意見~”
這老哥的回答......
不好好想怎麼把戲拍好,只想糊弄觀眾,還敢拉手下人墊背。
就憑這兩句話,李一白直接給他判了死刑!
不過,因為有過這種心理預期,李導臉上還是不動神色,笑呵呵說:“沒事,劇組耽擱得起,你辛苦一下,帶著人把光打好。”
“沒問題,我馬上去!”
好訊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