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導提出這一點,說明他不是會犯這種錯誤的導演,那這部劇的品質肯定不會低。
侯永拿出記號筆記錄下兩種情緒的不同,然後示意李一白繼續。
李一白道:“這場戲一開始,秦孝公就站在瀑布前生悶氣,這時候衛鞅入畫。”
他朝著何冰道:“衛鞅這時候知道秦孝公的心情不好,腳步要放緩一些,輕拿輕放。慢步~慢步~”
“秦孝公呢,他明明聽到了衛鞅過來,卻裝作不知道,等衛鞅先開口。”
“啪~”
李一白抬起劇本,劇本拍打手臂,發出聲音。
李導做了個張小龍教的臣子見主公的姿勢:“見過君上~”
他索性站了起來,準備把戲演給二人看,二人見到導演站起來,也只能跟著站起來。
何冰做出那個姿勢,模擬站位。
李一白一手拿劇本,一手把侯永拉到面前,背對這何冰,對侯永道:“機器這時候正對著你在拍,你臉色鐵青。”
他又用雙手將何冰的身體掉了一個角度,側身對侯永:“你很清楚秦孝公生悶氣,但同時自己也有些鬱悶,這才變法第一關,秦孝公就如此猶疑不決,後面的變法又能如何啟動?你把頭歪向一邊,始終不開口。”
何冰的臉上馬上給出了反應。
李一白還在繼續,他將劇本放在自己的凳子上,把雙手聚成兩個拳頭,對撞了起來。
“咚咚咚”
在場所有人都聽到了兩隻拳頭的對撞聲。
“這個時候,你們兩個人其實是在進行一場內心的對抗!”
“商鞅想一展抱負,有沒有妥協的可能?沒有,他只能等秦孝公低頭!”
“秦孝公呢?他很明白秦國積貧積弱,割地求和,不然也不會謀求變法。商鞅又是自己請回來的大才,大不了對方拍拍屁股走人。在他心中,商鞅有後路,自己卻沒有,儘管如此,他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個憤怒要注意,憤怒是對自己無能的憎恨,他恨自己保護不了為秦國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老白駝,他羞愧。”
“秦孝公正沉浸在這種憤怒中,隨著商鞅的沉默時間變長,憤怒感和羞愧感也越來越強~”
在場的副導演們聽到李一白的這份分析,都感嘆李導對人物心理的把控非常到位,怪不得能得到黃導青睞。
李一白聽不到他們的心理,只是沉醉於戲劇的世界中。
他對何冰道:“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其實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這場戲,就是秦孝公對商鞅的誤解。商鞅和秦孝公想得不一樣,他身為衛國人,客居魏國多年,一無所成。他不一定渴望權力,卻必須希望自己能一展所學,因此他還是輕嘆了一口氣。”
“咔嚓一下~”
李導舉起雙手,慕的一下張開,對侯永道:“就這一聲嘆氣,秦孝公的心理立刻就出現了裂縫,他找到了一個臺階下。但他又不能立刻低頭,會顯得尷尬,只能裝作冷酷。”
接下來,李導說詞,帶著些鐵面的味道,道:“不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