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幾天來,張潔一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李躍進一刻不離地守護在她的身邊。他坐在她病床旁的一個小方凳上,握著她的手,飯不想吃,水也不想喝。孟得福、郭佳、許麗明幾個人輪流值班為他們守候著,生怕李躍進再急出個什麼毛病來。他們勸李躍進吃一些東西,可李躍進一刻也不肯離開,餓了吃一點泡麵,渴了喝一點點水。他拉著張潔的手,小聲地一遍又一遍地呼喚著張潔的名字:“潔,我對不起你,我身為外科醫生,卻連你的病都治不好,我不配做腦外科醫生,我不配。”
“潔,我真的對不起你,畢業那會兒,我差點留了校,讓你受委屈了。我還是悔過了,後來,你原諒了我,是不,潔,你原諒了我是不是?”
“潔,你別生氣,這次你也原諒我吧,好嗎?我撇下你和老爸還有高考的孩子,去汶川抗震救災,爸爸生病住院你都沒告訴我,是你一個人默默承擔著,是白書記去汶川時告訴我的。”
“潔,你醒醒,我對不起你,是我拖累了你,83年那會兒,你小姨媽受你外祖父的委託,接你去美國留學,都給你聯絡好了哈佛大學醫學院,可你為了我,你沒有去,你放棄了。潔,是我拖累了你。如果你去了,也許你不是今天這個樣子。”
1983年,從大洋彼岸美國寄來了一封信,那是張潔的外公寄給她的,從美國寄到了平州市人民醫院。張潔惴惴不安地開啟了這封信,全是英文,大意是:外公現在在慈善協會工作,慈善協會發起了一項慈善行動,為那些二戰中美國公民在海外的後裔“捐資助學”接受高等教育活動。聽說你大學畢業了,我幫你聯絡了哈佛大學醫學院,我和院長說好,讓你在那裡攻讀碩士學位,學費由慈善組織資助,其他費用完全由外公為你支付,你只管上學就行了。你媽媽在中國這麼多年,外公沒照顧好她,所以,我要給你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彌補我對你們母女的過失。過幾天你小姨就到中國去接你,希望你不要辜負你外公的一片心願啊!
張潔看了這封信馬上告訴了李躍進,李躍進非常支援她,可張潔堅決不去,他的理由是她不想離開李躍進。
1983年是一個大豐收的年頭,十月裡天高雲淡,五穀飄香,金風送暖。張潔的小姨媽在bj下了飛機,李躍進和張潔去bj機場接她。張潔的小姨媽是一個風度卓雅的貴族女人,她一見面就拉著張潔和李躍進的手說:“你們真是天生的一對,多麼般配啊!”
他們坐上了班車回到了平州市。張潔的媽媽和爸爸熱情接待了這位來自萬裡之遙的妹妹。張潔的小姨媽參觀了父親湯姆森.伯格曾經參與建立的平州市懷德醫院,也就是現在的平州市人民醫院,這裡也是她童年生活過的地方。在那座坐西朝東的小洋樓前,與當時的院領導班子成員合了影,至今在這座小洋樓的陳列室裡還儲存著這張照片。張潔的小姨媽看著這棟有著八十多年歷史的小洋樓深情地說:“我父親在這裡工作生活了大半輩子,是這所醫院的創始人之一。”
張潔的小姨媽向張潔的媽媽說明瞭這次是受父親的委託,特意來接外甥女張潔去哈佛大學讀書深造的意圖,想以此來彌補沒有很好地照顧外甥女的歉疚之心。張潔的媽媽丹妮非常支援張潔去那裡學習,張潔的父親張鐵夫也支援張潔去那裡學習西方先進的醫療技術。但張潔那時已經和李躍進情定終身。
張潔問小姨媽說:“我可不可以和李躍進一起去?”
他的小姨媽露絲說:“不行的,這是慈善協會給這些海外遺孤爭取的特招名額,目的是為那些曾經在二戰中,遺失在海外的孤兒或者是後裔,提供的一項照顧性的教育機會和專案。”由於李躍進不是美國的血統和後裔,所以不能享受這個慈善專案的待遇。
當時,李躍進堅決支援張潔去哈佛學習深造,他說:“張潔,你去吧,不要考慮我,我不能去,即使夠條件我也不能去,我們都走了,誰來照顧你的父母和我的父親,他們都老了,我們都走了,誰來照顧他們呢?”
她的小姨媽高興地說:“是呀,你們都走了,誰來照顧這幾位老人呢,不如這樣,你先過去,畢業後你以外公親屬的名義定居那裡,然後你再把他們接過去照顧,也是可以的。”
張潔想了想說:“不行,李躍進這麼多年,他生活沒有規律,又不會做飯,我走了,他們連飯都吃不好,現在都是我每天回家給他們把飯做好。”
張潔的媽媽說:“我現在身體還行,我做飯沒問題。”
張潔說:“算了,如果李躍進不能去,我也就不去了,我們在中國考研照樣也可以學到所需要的知識。我和李躍進不能分開,我們大學畢業時他可以留校的,為了我他都放棄了,我怎麼能現在撇下他一個人自己去美國呢,這我做不到。”
李躍進著急地說:“現在和當時的情況不一樣,當時我不留校是捨不得你,現在我們都領結婚證了,你放心地去學習,學完了你還可以回來呀,咱們醫院誰有這麼好的機會呀,你可不能錯過啊!”
張潔說:“你當時捨不得我,現在我更捨不得你,還有咱們雙方的老人們,我們不能光顧了自己的學業而忘記了他們對我們的養育,現在他們都要老了,正是需要我們照顧他們的時候,而我們卻走了,常言說忠孝不能兩全,但也事在人為,我們可以做到的。我們一邊在醫院工作,一邊照顧老人,不是兩全其美嗎?”於是,張潔婉言謝絕了外公和小姨媽的好意。
她的小姨媽露絲臨走的時候還反複強調:“小潔呀,這是多麼好的一次機會啊,你不去將來會後悔的。”
張潔說:“我們國家現在開始搞改革開放了,開始大規模的建設了。正是需要我們年輕人的時候,我們都走了,誰來建設她,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小姨媽走的時候,臨上飛機,她還拉著他們兩個人的手說:“你們雖然失去了去哈佛學習的機會,可你們倆卻收獲了堅貞不渝的愛情,我祝福你們。我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隨時都歡迎你們這樣好的年輕人。”她的小姨媽在bj機場擁抱了他們。
如今,25年過去了,她積勞成疾,為了病人加班加點,終於倒下了,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李躍進整天守在她的病床前,他想用他的聲音,用他們兩個人的故事,喚醒張潔的記憶,使張潔蘇醒過來。
“潔,你醒醒,還記得我們一起在校園散步嗎?”
“還記得在運動會上,我們為你加油喝彩嗎?”
“還記得我們一起在海邊游泳嗎?”
“還記得我們一起在公園裡背英語單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