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天使無聲 > 第二十九章 腦梗(一)

第二十九章 腦梗(一)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一朝悲歡 二倍失控 明朝大忽悠 超會演戲的我現在重生了 領主故事 漢騎雄風 萬界科技系統 異世原始社會領主 抗戰之泣血殘陽 從主播到救世主 附身物語 代漢 女神的貼身高手 低手不凡 大宋忽悠 隋兵霸途 最強異能 王牌好萊塢 唐朝地主爺 前程似錦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5.12大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讓整個世界為之動容。中央電視臺、各地電視臺、各大報紙,每天都在持續不斷地報道著汶川地震的救災情況。似乎人們把對2008年bj奧運會的激情也淡化了,一下子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對汶川地震的大救援上來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每晚七點的新聞聯播,創造了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紀錄,人們晚上吃飯之前,第一時間就要開啟電視,等待看央視關於汶川抗震救災情況的最新報道。汶川在流淚,整個中華在流淚,13億中國人民的心揪在了汶川救災上,全世界人民也跟著汶川在祈禱。48小時營救的最佳時段,72小時的極限救援時段,一週之內生命極限的挑戰時段,這些都在人們心目中生發著一個又一個對生命重生的期盼。

那天在火車站廣場授旗儀式結束後,張潔送走了李躍進和工作隊員們,

回到了醫院繼續處理他的病號,到下午三點的時候,李躍進從省會飛機場打回了電話,告訴她省衛生廳周廳長在機場為他們送行,並做了鼓勵和鞭策性的動員講話,之後他們馬上登機,請她放心,到了cd市雙流機場下飛機後,再給她打電話。到了下午五點半,張潔處理完了病號,準備下班回家的時候,又接到了李躍進的電話。李躍進告訴她,他們已經在cd下了飛機,由於全國各地的救援隊陸續在cd集結,各個賓館飯店都已住滿救災人員。按照指揮部的命令,晚上安排他們住宿在一所小學的教室裡,明天由總部派車,送他們去zc縣風鈴鎮進行抗震救災工作。張潔囑咐他一定要注意安全,把隊員們帶好,別讓隊員們出事。李躍進讓她放心,家裡的事情就交給她一個人承擔了,特別是李世達高考越來越近,讓他注意休息,老爹那別讓他著急,就說他在這邊挺好的,別為他擔心。張潔說家裡的事你就別操心了,把你自己照顧好就行了。

李躍進走後,李大壯沒事就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電視,他不看別的,只看汶川抗震救災的報道。自從昨天他知道李躍進去了汶川抗震第一線後,他就沒有別的事情可做了,就坐在沙發上一邊看,一邊發表評論,有時候是對著張潔說話,有時是對著李世達說話。有時候是自言自語:“呀,這麼多房子都倒了,這得死多少人啊。”“唉,這比唐山大地震還厲害呀。”“唉,路都震毀了,這軍隊和救災的怎麼過去呀。”“通訊也沒了,電線也斷了,這災區吃什麼喝什麼呀。”他又想起了唐山大地震,那時的他趕著馬車,拉著席子,拉著糧食,往唐山送的情景。三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啊,又子承父業,帶著醫療隊上了戰場。

張潔下班後,回到家就看到老爺子李大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滾動播出汶川救災情況,見了張潔下班回來了,他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回來了。”

“回來了。”張潔說。

“躍進他們回信兒了嗎?”

張潔一邊換拖鞋,一邊說:“爸,回信兒了,他們已經在cd下了飛機,今晚上就住在cd市。”

“啊,還沒有到災區啊?”他有些著急。

張潔說:“指揮部已經給他們下達了命令,讓他們明天一早動身,去zc縣的一個叫風鈴鎮的鄉政府所在地救災。”

李大壯說:“還等明天啊,你看災區倒了那麼多的房子,就連夜出發唄。唐山大地震那會兒,我們接到縣裡的命令,裝上馬車,跟著公社黨委書記,連夜趕著馬車就出發了,救人如救火,早一分到就可能多救出一條命來。”

張潔說:“爸,您別著急,汶川那邊是山區,有的路都震塌了,武警們正在連夜搶修道路呢。他說呀,cd大街小巷都住滿了全國各地的救災人員,他們得聽指揮部的命令和安排。那邊都是山區,道路跟平原不一樣,山高路險,路面狹窄,就是山裡還有泥石流和山體滑坡,餘震不斷,晚上急行軍走不了的。”

李大壯說:“對,我們那都是平原,晚上趕著馬車,全公社救災的馬車排成一隊,前面領頭的馬車帶路,後面的馬車就跟著走就行了,那馬呀也通人性,它就跟著前面馬車的屁股走,我們坐在車上的人就可以躺在上面睡大覺了。兩天以後,我們的馬車也進了唐山界,只見唐山那個慘勁兒啊,你就甭提了。”

這時,李世達也回到了家裡,一進門也是一邊換拖鞋一邊問:“媽,我爸他們到了sc了嗎?”

張潔已經換好了衣服,正在廚房裡做飯,他一邊炒菜,一邊說:“到了,你爸他們在cd下的飛機,臨時住在了一所小學裡。”

“噢,那他們什麼時候能趕到汶川哪?”他換好了鞋子,放下了書包,又跑到廚房門口跟他媽說話。

“你爸說了,他們接到了指揮部的命令,明天一早出發,去zc縣一個叫風鈴鎮的地方救災。”

“噢,這地震太慘了,我們學校不少同學要去做志願者服務呢,我也報了名。可學校規定,高三畢業班要全力備戰高考,其他年級待命,等待市教育局的命令再說。”

張潔說:“你們離6月7號高考不遠了,你就不要為這事分心了,專心致志地迎接考試吧。”

李大壯聽著這娘倆的對話,說道:“孫子,過來。”

李世達是李大壯的心肝寶貝。他們這個家族世代單傳,他把這個孫子看成掌上明珠似的。李世達見爺爺叫他,便跑過來乖乖的坐在了爺爺身邊:“爺爺,有何吩咐,請指示。”他總是嘻嘻哈哈地和爺爺開著玩笑,逗著爺爺高興。因為在他的情感世界裡,他對爺爺的感情比對爸媽的感情還要親。他從小是跟爺爺帶大的,從他生下來那天起,由於李躍進和張潔工作忙,顧不上帶孩子,那時候工資低,又僱不起保姆,所以只有把老爺子接來看孩子,李大壯還很高興,因為他又有孫子了,李家又有了後代傳人了。

當時,李大壯已年近七十,到了古稀之年,一個人在村子裡住,還擔任著村黨支部書記,張潔和李躍進幾次動員他到城裡來住,年歲大了,就不要再當黨支部書記了。再說,他一個人在村裡住,他們也不放心,畢竟是年近古稀,身體不做主了。他們倆每逢星期天,只要沒有重病號,他們倆都要回老家去和老爺子住上一個晚上,幫他料理一下家務,張潔把他一週換下來的衣服洗得幹幹淨淨,然後給他蒸上一鍋大饅頭,燉上一鍋粉條肉,這樣他下地幹活回來,自己在鍋裡熥一熥就可以吃了。並幾次動員他到城裡來住,他說他在農村野慣了,在城裡住不習慣,憋得慌,不如農村的空氣好。再說了,村裡的老百姓一說他進城,那些老人們就不幹,非讓他當一輩子村支書不可。可後來他卻來了個急轉彎,當他聽說兒媳婦給他生了一個大胖孫子的時候,高興得不得了,激動的幾天幾夜合不上眼,當李躍進說要把他接到城裡來看孩子的時候,他竟出人意料地做了一個決定,讓李躍進給他寫一份辭職報告。

李躍進又和他開玩笑說:“爸,寫辭職報告幹嘛呀,在村裡當村支書不是挺好的嗎。”

李大壯把眼一瞪:“混小子,這不明擺著嗎,我這大孫子比什麼都重要,我要看著他長大成人,這你還不懂嗎?”

李躍進故意說:“爸,這城裡住可是憋的慌啊!”

李大壯急了:“少給我耍貧嘴,就這麼寫:就說我李大壯有了一個大孫子,兒子兒媳工作忙,沒人帶孩子,因此,得辭去黨支部書記,請鄉黨委務必批準。另外,我年紀大了,思想保守,跟不上形勢了,應該讓年輕人接班了,該培養無産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了。”

李躍進說:“爸,現在不分階級了,您就說培養接班人就行了。”

李大壯把臉一板:“不行,你們不分階級了,我分。咱窮苦人就得找窮苦人的孩子接班,要不老百姓不放心,就按我說的寫,不許差半個字,我就不信老爹我還不如你覺悟高,反了你是不是?”

李躍進一看老爹要動真格的:“好好,我就按您老說的寫,行吧。”

李躍進寫完了,李大壯又讓他念著聽了一遍,這才放心。他還讓李躍進給他裝了一個正式的信封,第二天他就一個人步行到鄉政府去,把辭職信交給了鄉黨委書記。一個月以後,李大壯真的揹著鋪蓋卷來到了城裡。張潔每天做飯、洗衣做家務,李大壯別的不幹,專門抱著李世達在屋子裡轉圈圈,等孩子睡著了,他就去大街上或是公園裡遛彎。張潔歇完了産假,去上班後,他就成了李世達的保護神。他在農村養成了習慣,起得早,早晨起來在外面遛彎回來,給全家買了早點,等李躍進和張潔上班走了,他就收拾家務,然後,哄著世達玩耍,小孩子睡著了,他就給世達洗尿布,然後就趴在床邊上看著孩子那胖乎乎、紅撲撲的臉蛋,想起和躍進小的時候一模一樣,高興地就摸著鬍子笑。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他就每天早晨起來,讓小孩子喝了奶,在腳踏車的前樑上做了一個小椅子,他一邊給小世達吹著口哨,一邊騎車把他送到幼兒園。中午的時候,他就睡上一覺,然後他就早早地騎上腳踏車去幼兒園,蹲在路邊馬路牙子上,一邊抽著他那sd大葉煙,一邊看著幼兒園的大門口,等大門一開,他就站起來,雙手叉腰站在路邊等著,等孫子排著隊出了大門口,小世達就一下子撲到他的懷裡,在他那鬍子拉碴的臉上親上一口。他有時候給世達買上一個變形金剛,有時候買上一個木頭大片刀,有時候買一支糖葫蘆,沒有空手的時候。買得最多的是小人書,只要世達有求必應,等回到家,小世達沒個閑著,一會兒騎大馬,一會拿大頂,要不就是坐在爺爺身邊揪他的耳朵。有時候李大壯真地悶得慌了,就帶上孫子回老家住上幾天。

在sd老家,李大壯這些年沒少給村民們辦事,帶領村民們勤勞致富。他和sd農業大學植保專業聯系,在村裡進行經濟作物栽培,他們村自古有栽種大蒜、生薑和大蔥的傳統,但個頭小,産量低,一直形不成規模。經過sd農業大學的教授潛心研究和品種改良,培育出了大蒜生薑大蔥的新品種,並實驗成功了溫室栽培技術,大棚種植,産量一下子翻了好幾倍,而且個頭大,口感好,大棚種植,一年四季都可生長。李大壯在村裡建起了農貿收購市場,一開始是bjtj石家莊濟南的批發商來採購,到後來連rb韓國都慕名來採購,村裡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在李大壯的影響下,附近的村也開始種植這種新品種,很快其他村也富了起來。

他採取的是分散經營,集中銷售,個體種植,村裡負責推銷。每年村裡都和外地簽訂合同,既保證了産量和質量,又能及時賣出。幾年下來,村民們富得流油,家家蓋新房子,他對村子進行了重新規劃,全部蓋成了清一水的兩層小白樓,實現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出門小汽車,回家看彩電的小康夢。由於都是住上了兩層小白樓,遠近的客商們忘記了李家莊村的名字,都統稱為sd的小白樓村,還美其名曰:小白樓、蔥姜蒜,天下佔一半。小白樓的蔥姜蒜,成了sd的一大品牌。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對你鐘情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