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黃景一案,特殊就特殊在官家震怒,黃景不敢保證官家不會賜死他。
既然不敢保證,那哪怕是一丁點的機率,也值得他重視。
黃景心頭一鬆,勝方的承諾,還是比較有含金量的。
他不免一嘆:“下官一心為公,心繫賢王,確有上奏不合時宜之言,下官認罪!”
都到了這一步,認罪與否已經不怎麼影響結果。
從劉相公失敗的那一刻,罪狀就已經定下。
這話一出,司禮掌印李七與禁衛軍副都指揮使榮顯齊齊鬆了口氣。
既然審出了結果,那就好交差。
畢竟,哪怕不審案,兩人也是位列審案名單,屬於“審案人員”,要是沒有結果,也是得問責的。
官家賀壽之事在即,過兩天就是二十六,這案子肯定是得在這之前就辦成鐵案。
“誰人指使?”江昭再次問道。
這次審案,主要就是兩個目的。
讓黃景認罪。
讓黃景說出幕後之人。
這次,幕後之人甚至將官家都算了進去。
自古爭鬥,以往也不乏有算計君王的事情,可幾乎都不會讓君王察覺出來自己遭到了算計。
這一次,這種明顯的算計,倒是頭一次。
這種算計君王的事情,官家心中很是憤怒,不允許發生。
他要殺雞儆猴!
截至目前,這隻雞要麼是劉沆,要麼是兩王。
黃景搖了搖頭,“沒有人。”
江昭皺眉。
“如實招來!”江昭尚未再次問話,馮元斥了一句:“休得胡言,速速供出幕後主使。”
“無非是為天下蒼生計爾!”黃景一臉的坦然:“此前,我勸諫立嗣之事,卻不得官家重視,劉沆閣老有識之士.......”
劉相公已經敗了,江子川要的答案就是劉相公。
黃景徐徐道來。
不過,在他的口述中,劉沆僅是個成全他的人。
他自言長久上奏,不得官家重視,劉沆心存憐憫,也就給他出了個主意。
讓他趁著官家賀壽的這些日子,上奏一封奏疏,勸諫立嗣。
劉沆閣老的心意是好的,可惜被他誤解成了“以賀表上奏”,好心辦了壞事。
說了好一會兒,黃景似乎發自肺腑的一嘆:“邕王賢德,可君天下。上古之時,堯舜禹禪讓佳話......”
“住口!”
江昭重重的望了黃景一眼,心中有了揣測。
這會兒,他已經湊出了謀劃的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