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年逾六十,實在是體力不支啊!”劉沆一臉的冤屈。
韓章臉色大變,心頭一沉。
理論上講,劉沆去催最後一次,要是賀表不能按時呈遞,那劉沆起碼佔有一部分的責任。
就因為他是去的最後一次!
那最終結果就是一人打板子。
但,如今的問題是劉沆在賀表尚未呈遞以前就已經回來,並且帶來了賀表的明確去向,只是因體力不支被迫回來。
還有一刻半鐘才正式呈奏賀表。
這個時間卡得非常好。
要是時間短一點,根本就不夠派人去拿賀表,那也就沒有必要派。
屆時,劉沆就是最後一個去找賀表的人,須得擔責。
他與劉沆二人,一位是黃景的上官,一位是最後去收黃景賀表的人。
一人一板子!
要是時間長一點,又太過寬鬆,讓人很容易就可以拿到賀表。
一刻半鐘這個時間,不長不短。
時間緊急,可要是立即就派人去昭,的確是有機會可以拿回賀表。
而一旦做出的決定有遲疑,那就是韓章的決定耽誤了取回賀表。
韓章會再度擔責,並且是無法推脫的大責。
本來,韓章推脫罪責的前提是黃景沒有寫賀表,或者寫賀表的時間不及時。
也就是這事是黃景的問題。
但,經劉沆帶回來的訊息,證實了黃景的確是寫了賀表,且時間勉強夠收上賀表。
這一來,要是賀表不齊,罪責還是收集不及時,但意義已經完全不一樣!
出問題的本體,成了韓章。
罪責,再也無法推脫!
韓章臉色一沉。
這個時候,他究竟要不要派人去拿賀表?
一旦派人去拿賀表,那劉沆就不再是最後一個去找賀表的人,可能存在的一部分責任就徹底摘除乾淨。
劉沆不再是最後一個去找賀表的人!
可要是派人,去的人回來得不及時,那作為禮部尚書的他就得徹頭徹尾的背好這個鍋。
黃景上交時間微遲,但沒什麼問題。
單純是他收集不及時!
所以,要不要派人去找?
不到一息的時間,韓章就做出了決定。
必須派!
要是不派人去,劉沆的人能抓住這個點死死的彈劾他!
這是個態度問題。
既然劉沆帶來了訊息,說明黃景就是故意算好了時間,這會兒他定然是到了韓府。
畢竟,要是派了人去,訊息有問題,那說到底劉沆還是得佔一點責任。
黃景,真的就在韓府!
韓章心頭一沉,大步往最後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