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十餘人,齊齊趕往祠堂。
江氏祠堂,精雕匾額上書“祖德流芳”四字。
燭火燃燒,列祖列宗牌位一一排列。
牌位乾淨敞亮,一看就是時常有人擦拭。
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
這些牌位,往往是幾天就擦拭一次,不時有耆老自發的來擦,偶爾也會有江忠、海惜蕊、江曉和江旭四人擦拭。
香菸交織,香火鼎盛,從未斷絕。
但凡大族的祠堂,都不會缺香火,更遑論江昭前些日子才考上了狀元郎,祠堂香火也就越發燒得旺。
祠堂內,早已擺上了一道楠木供案,上有香爐供奉,以及一本上書《江氏族譜》四字的書譜。
這族譜足有五指厚,凡江氏五服內的男丁,都有記載。
因江氏綿延至今尚未有過五服以外的子弟,是以但凡是淮左江氏出身的男子,名字都在族譜上。
焚香三叩首。
江忠起身,持筆懸腕,望向了族譜上單開一頁的“江昭”二字。
本來,江昭的名字是在父親江忠的下面,也即“子江昭”。
但,自從江昭考上了狀元郎,身份就不可同日而語,經宗族耆老商議,卻是單開一頁。
除了江昭,曾祖父江沅、祖父江志,一位是開創者,一位是發展壯大者,都是單開一頁的人物。
其實,也有幾位耆老希望江忠單開一頁,但江忠卻有自知之明,自認德行不足,貢獻不夠,也就未曾單開一頁。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江忠就再也不能在族譜上單開一頁。
江昭是江忠的兒子,要是以後江昭特別成器,那麼作為父親的江忠就是大功一件,兼而有任職族長的經歷,倒也能單開一頁。
“配盛氏,宥陽盛紘嫡長女!”
幾筆落下,江忠望向幾人:“宗族耆老見證!”
言罷,無有異議,江忠掏出族印,蓋了上去。
禮成!
敬了茶,祭祀了祖宗,又錄了族譜,重要的儀式也就基本完成。
往後,就是新婦回門。
不過,相比起入族譜這種有實質性意義的儀式,新婦回門就是純粹的去吃頓飯而已。
一應儀式完成,江昭主動走出,為盛華蘭介紹起了宗族耆老。
“這位是江獻堂伯......”
“這位是江禮堂伯......”
盛華蘭一一認人,舉止端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