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新婚燕爾,小夫妻二人食髓知味,常常蜜裡調油,又是紅袖添香,又是綰髮畫眉,甚是親密。
其後,又是新婦回門,又是翁婿夜話。
江昭作為新科狀元郎,需得早早上任。
是以,五月十二,夫妻二人就正式入京。
......
五月二十七。
汴京,小雨。
江昭撐著油紙傘,徒步來到東華門西側的翰林院。
此次,他特意趕來翰林院,卻是為了報道。
作為狀元郎,江昭是這一批進士裡面唯三授官的存在。
其餘的進士,庶吉士要翰林進修三年,透過了考核才授官,非庶吉士的那些人,都已經外放州縣,或是從九品,或是正九品。
一些有點人脈的進士,或許會是從八品。
三鼎甲授官,狀元授從六品,榜眼、探花均為正七品!
探花竇卞,授翰林編修,負責修史、經筵侍講,主文書編修與學術事務。
這是一個有機會為官家講史的職務,要是得官家恩寵,更是有機會擔任經筵日講官。
大有前途!
榜眼章衡,授起居舍人,掌記帝王言行,負責帝王起居注。
這一職務,主要是記述君王的一言一行,記載的內容是編修君王生平事蹟的重要資料。
這也是一等一的好差事!
須知,注起居注需得時常跟著官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起碼有三百天以上都可以在官家面前出現。
這是什麼概念?
哪怕起居舍人需得默默的記起居注,鮮少有說話的機會,卻也不影響這一官職的含金量。
畢竟,記載三年的起居注,千餘天的時間,但凡有一次表現的機會,有一次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就可以輕鬆仕途通達。
除此以外,因須得記載君王言行的職務特殊性,起居舍人還能視聽朝政。
就一個字,猛!
狀元江昭,授翰林修撰。
這是一個歷來都只授予狀元郎的官職。
作為專屬於歷屆狀元郎的官職,翰林修撰的含金量自是不低。
翰林修撰,為翰林院核心官職之一,素有“儲相階梯”之稱,負責起草詔令制誥,侍從顧問職責,參與編修典籍,參與經筵講學,擔任科考考官。
所謂起草詔書制誥,自然是為君王起草詔令,制誥,祭文、碑文等重要文書。
這些文書,也包括官員的任命、頒佈的政令、政策。
政令、政策,那些大人物表態就行,但要真正的落實,還是得有紙面文書,這就得翰林修撰擬詔。
歷來,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
近些年,內閣獨攬大權,真正重要的事情很難輪到朝會議論,幾乎都是走個流程。
走了流程,就得起草詔書、政令。
名義上,翰林學士、翰林侍讀、翰林侍講、翰林修撰、翰林編修、中書舍人都有擬詔書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