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來的劇情線上,盛華蘭與忠勤伯爵府嫡次子結親,並由忠勤伯爵府嫡長子袁文純下淮南負責迎親事宜。
彼時,顧廷燁因其外祖父的事情,欲下淮左,選擇坐船結伴而行,並經“投壺”之事,認識了盛紘。
如今,江昭與盛華蘭結親,自然也就沒了忠勤伯爵府的事。
也因此,顧廷燁並未認識盛紘,盛紘也並不知道“白燁”這麼一個出身不凡的人。
表面上無關緊要的小變動,實則大有影響。
盛紘,揚州通判,一地的三把手。
電視劇中,盛紘往往是唯唯諾諾的樣子,也給人一種膽小謹慎的第一映象。
但,那是因為他在朱紫遍佈的京城。
一個五六品的小官,汴京風雲詭譎,他不膽怯才怪。
可若是在揚州,那盛紘就是說一不二的父母官,交友人脈廣泛,妥妥的大人物。
甚至,盛紘連寵妾滅妻的事情鬧得揚州人盡皆知,卻也絲毫無懼。
汴京唯唯諾諾,不代表他在揚州也唯唯諾諾!
白老太爺葬禮上,顧廷燁之所以敢手持遺囑貿然跳出來舉證,主要就三個原因:
一是仗著靈堂人多。
人多則語雜,一些事情不好隱瞞。
二是仗著寧遠侯嫡子的身份。
三是仗著認識盛紘,且一定程度瞭解盛紘的為人,不怕官商勾結一起黑吃黑。
彼時,盛紘作為有權有勢的三把手,也知道“白燁”來歷不凡,自然會選擇為他撐腰。
但這一次不行,因為江昭的影響,顧廷燁但凡不是莽撞之人,定然不敢胡亂跳出來。
畢竟,三張牌的核心點是第三張。
沒了盛紘撐腰,人多語雜,仗著寧遠侯嫡子的身份跳出來,自然是震驚賓客。
然而,州郡之地,利益雜糅,鬼知道那些人都有什麼關係?
他跳了出來,白家人肯定是要動手的,一旦沒人給他撐腰,那他就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說不定就血濺當場。
哪怕事後訊息傳了出去,甚至是老父親怒而為他報仇,卻也無濟於事。
人只有一條命,死了可就死了。
這種可能性,哪怕只有一成,顧廷燁也不敢賭。
如今,不認識盛紘這麼一個人。
既沒機會,也沒門路,純粹的人生地不熟,顧廷燁根本不認識任何一個有能力說一不二的人物。
顧廷燁武力勇歸勇,實則也是讀書成器的人,不缺腦子。
沒了重量級人物撐腰,他做事自然得有不少顧慮,生怕錢財通權。
一旦白家人與本地官僚聯合一起黑吃黑,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