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說讀書艱難,也有點勸學的意思。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這兩句一出,就連四十餘歲的曾鞏也為之叫好,自發的誦起了詩句。
有白髮貢士捻斷數根銀鬚,老淚縱橫:“四十載科場蹉跎,竟被少年郎道盡悲歡!”
這兩句,簡直是將人生大喜事歸納得恰到好處,實在讓人忍不住注目。
......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有耕讀傳家的舉子揮手捶胸,嘆道:“江郎知我!江郎知我!”
......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多為讀書人。”
金句連珠,文壓汴梁,一句又一句。
九百餘字,詩句連書十餘張宣紙。
直至最後一句,滿樓皆寂。
餘韻悠長,滿樓痴醉。
一首詩篇作好,江昭擲筆。
一眼望去,不少人都尚在回味。
江昭一笑,也不意外。
這首《神童詩》可是宋明時期蒙學必讀文章,唯一與《三字經》並列的存在!
這水平,豈是開玩笑?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這一句,就註定了這首詩的地位。
這句話通俗一點就一個意思,皇帝重視傑出人才,透過科舉文章來教導和選拔學子。
簡而言之,要拜謝君恩。
而“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更是成了人生巔峰的終極定義。
賊猛!
該說不說,這首詩的原作者汪洙的出生也有點說法。
恰好是今年,嘉佑二年!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啊!”有白髮舉子吟誦,久久不言。
有讀書人眼眶通紅:“此句當刻孔廟碑林,以正天下讀書人之志!”
“子川之才,實在是百年無人望其項背!”蘇軾再一次說出了他的評介
餘音繞樑,經久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