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大多數都是三國兩晉時期的東西,人人知曉的典故,哪怕經過一些改進,也很難讓人滿意,達不到想要的傳播效果。
古時二十四孝的三觀也不太符合如今的社會風氣,要是處理不好,甚至容易東施效顰,引得群嘲,一蹶不振,風險太高。
最重要的是,他有了更好的選擇。
韓門立雪!
相比起有些過時的二十四【純孝】典故,【韓門立雪】佳話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作為有關於尊師重道、誠心求學的佳話,非常適合文風鼎盛的時代。
純粹的“原創”劇本,更是不可能存在群嘲事件,幾乎不存在風險,頂天就是達不到傳播效果而已。
當然,純粹的“原創”劇本,優點不少,難點也不少。
特別是傳播方面,原創劇本的熱度先天就不如經典劇本,蹭不了什麼熱度。
要想一炮而紅,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以主人公的關注度帶動劇本的關注度,等到劇本成了佳話,傳揚廣泛,再來反哺主人。
要麼劇本熱度高,走經典劇本翻紅路線;要麼主人公熱度高,走流量帶動佳話、再造經典的路線,怎麼著也得二佔其一。
不巧,江昭和韓章,兩人身上關注度都非常高。
幼年的江昭,因學業之事,已有神童名聲,江氏一族盤踞淮南,人脈不淺,經過刻意傳揚,更是有了【淮南麒麟】的雅稱,揚名三州。
有此基礎,再繼續傳揚名聲,難度無疑低上不少。
韓章就更是不用多說。
從一品的京官貶謫,虎落平陽,不少人想知道結局究竟如何,關注度可謂是隻多不少。
師徒二人,關注度一個比一個高,非常適合“門前立雪”的劇本。
於是乎,經過一系列的改良,江昭向韓章提出了【韓門立雪2.0】的行動方案。
那是【三顧茅廬】和【程門立雪】的疊加版本,且結合了“再一再二不再三”的諺語與“三顧茅廬”的典故,增加了矛盾點。
三次拜師,兩次失敗,提高事件討論度,併為第三次拜師預熱。
再一再二不再三,兩次失敗就該退避,卻決意三次拜師,看似不要臉皮,違反了“再一再二不再三”的規律,實際上卻是平添了幾分勇氣與誠摯,欲揚先抑。
而作為老師的韓章,因貶謫之身,怕牽連學生而不肯收徒,則是凸顯師風師德。
這樣的劇本,韓章自無不可,認真配合。
經過兩次拜師失敗的預熱,又花費了一些時間傳揚訊息,進行鋪墊。
待到這一次,也即是第三次拜師,熱度已然相當驚人。
恰逢臘月,外地船商整頓週轉、即將返鄉,可傳揚佳話。
過了新歲,就是三年一度的春闈恩科,五湖四海的讀書人匯聚,沒事就會閒聊,也會傳播此事。
待春闈過去,讀書人返鄉,定然談及路途遭遇,奇聞佳話,亦可傳揚。
時間之巧,可謂天時;揚州港口繁多,船商休整,可謂地利;讀書人傳播,可謂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備。
文人墨客,附庸風雅之人,最是喜歡湊熱鬧,都是見證者。
親眼見證的事情,還能有假?
一些詩篇、畫作、文章,已然開始讚揚。
屆時,派人刻意傳播,一個“誠心求學,尊師重道”的名聲,穩穩當當。
在這個文風鼎盛的時代,【韓門立雪】兼具“神童”、“尊師重道”、“誠心求學”三條標籤,註定吃盡版本紅利。
高投資,高要求,高回報。
名揚天下的仕林佳話,早已預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