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搭載的太空戰機同樣是最新研製出來的。
【名稱:太空戰機
型號:隕星級一代
代號:虛靈
定位:太空偵查、艦隊火力校準
艦體:山字型,長30米,寬18米
能源:高溫等離子體儲能轉化系統
動力:向量等離子體推進器組,最高航速30千米秒
控制:機載智慧輔助控制系統,機組2人
武器:揹負炮塔式950型速射炮
防護:鈦合金裝甲、鈦合金結構框架、機載維生系統
資訊:機載綜合探測系統、光電偵測系統、機載通訊系統】
虛靈戰機的形狀就像是捆綁了兩個助推器的火箭,中間是長柱型的機體,兩邊有兩具向量等離子體推進器。
向量等離子體推進器,和戰艦用的高溫等離子體推進器有很大的區別,可以看成是低溫版的。
畢竟戰機的體系擺在這,內部能源是透過外部加註進去的高溫等離子體,整套高溫等離子體儲能轉化系統倒是和戰艦上的綜合能源轉化儲存系統一樣,只是小型化後能裝進戰機之中。
透過磁約束將高溫等離子體儲存在戰機內,透過磁流體發電系統降溫後就變成了低溫等離子體,被當做推進劑用磁場加速噴出——當然了,最高航速需要長時間的加速才能達到。
磁流體發電機系統產生的電流既可以用到推進器上,更是整架戰機的電力來源。
因為是偵察機,所以大部分裝置都是探測系統,僅有一座和近防炮同款的速射炮當做自衛武器。
畢竟是在太空之中,根據作戰實驗室的演算,傳統戰機、轟炸機在太空之中幾乎沒有任何作用!
首先,論機動性,戰機又怎麼可能比得過無人駕駛的導彈——導彈可沒有重力加速度的說法。
而且在戰艦的各種防空武器面前,特別是光速武器,戰機的機動性約等於沒有。
其次,論攻擊力,戰機最多的用處就是發射導彈——這用戰艦直接發射又有什麼區別?
別忘了,這裡是太空,沒有阻力的,導彈發射出去後完全可以憑藉慣性飛行,等到快要接近目標的時候再啟動推進器,高速接近的同時進行變軌。
其次,是攻擊範圍。因為地球的弧度,所以戰機的航程就是一艘航母的攻擊範圍。
然而,太空之中可沒有什麼阻礙,就是一枚普通的炮彈,其最大射程就約等於無限。
只不過太遠了就沒有什麼準頭了,要麼靠速度,要麼靠制導。
也正因為如此,戰機在太空中的用途也只有憑藉其小體型的隱蔽性,進行遠端偵查,戰鬥時校準彈道和引導導彈。
最後,就是扛干擾的問題。
有人的戰機當然可以在電子干擾的環境下執行任務,可還是同樣的問題——沒等戰機靠近戰艦,就會被防空武器給擊毀!
至於電磁脈衝炸彈……那可不會管你是戰機還是導彈呢!
另外,對於隱形戰機也進行了適用性的驗證——最後還是隱形的導彈勝出不止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