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都不用維生系統,直接弄成全自動的,這樣就能透過進取號空間站進行中轉控制——這才是中轉站的功能所在!
到時候,穿梭機將貨物運到太空裝進太空運輸船就行了,而太空運輸船等到裝滿之後就啟程前往月球,然後再讓穿梭機將貨物轉運到月球地面上。
舉例來說,如果說穿梭機是貨車,那麼太空運輸船就是火車!
到時候,就可以利用月球的低重力發展月球工業,無論是採礦還是冶煉,又或者是加工製造,都能直接在月球上進行,以避開地球上的各種掣肘。
以及……利用月球上的氦三資源發展、研究可控核聚變!
……
隨著時間的流逝,位於第三基地的地面驗證試驗也終於順利完成了,第二階段的建設任務馬上就開始了。
首先運到的是核反應堆艙和兩個發電艙,採用了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和磁流體發電系統,總功率達到了一百六十兆瓦。
這一套核能系統直接連到了新的接駁艙上,核心艙、防禦艙和停泊艙在另外一頭呢。
隨後就是兩套模擬重力系統,也就是兩個大圓環,利用旋轉時的離心力模擬重力。
之所以是兩套,是因為兩個圓環的旋轉方向要相反才行,不然說不定是誰旋轉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中間的旋轉軸承一共有三段,兩段連線支撐驅動艙,中間的是交通接駁艙,兩端就是兩個旋轉圓環。
在經過變形之後,空間站就以模擬重力系統為軸心,交通接駁艙成為了中心支撐點。
一邊連著核能區和防禦艙,另一邊透過接駁艙連著控制艙、實驗艙、生活艙和停泊艙。
至於兩個太陽能能源艙,被移到了兩個圓盤之外,成為了最外圍的輔助電力系統。
整個空間站的形狀有點像帶了兩個大翅膀的“圭”字——大翅膀就是圓盤,在圭字中間長橫的兩邊。
有了模擬的人工重力之後,就能讓航天員更長時間的駐守在空間站之內了。
加上研製出來的太空戰機部隊,直接就能掌控住整個地月系統!
第二階段完成之後還有最後一個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將會載入空間採集加工模組,用來開採地月系統軌道內的各種隕石。
要不是為了這個,空間站根本用不著核能源。
採集的方法還在論證中,不過大概分成了兩種,一是直接建造採礦船,二是用捕獲採集器。
而加工也只是初步冶煉提純罷了,距離能直接生產出各種產品還很遙遠。
反正太空資源無限,直接回收精礦就能獲得功勳,從另一個角度實現一定程度的自迴圈,而且還可以直接送入地球,形成資源反哺。
而另一個目的,是為了世界任務中的太空工作站進行技術儲備和驗證。
太空工作站的要求就是能夠集採集、加工、製造為一體的空間工業平臺!
喜歡無限之漂流記請大家收藏:()無限之漂流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