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276章 盛世危言

第276章 盛世危言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特種進化 秘戰風雲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屈大鈞的解釋,讓方以智只是略點下頭,然後說道。

“一支香蕉四十至五十文,而中都的肉價幾何?每斤不過十幾文,這香蕉的價格是肉價的數倍,不過因為是長途販運,而且容易變壞,倒也能理解,只是,不知兩位可知道,目下百姓皆以食用這些異地新鮮之物為趣?”

方以智看著兩人反問道。

“十數年前,這天下百姓不過只求溫飽,而今日卻又是人心競奢,縱使販夫走卒亦是皆著綢衣,你們以為天下民風如此,是否是我大明之幸?”

首輔的反問,讓他們兩人一陣沉默,片刻後,屈大鈞說道。

“陛下治世十七載,天下已重現神宗舊日風貌,百姓能富庶如此,實是聖天子在位,方才讓我等得見盛世。”

對於舊時的繁華,天下人大都是懷念的,在他們的記憶中,在天啟之前,天下十分繁榮的,在正史的記載中也是一片繁華綺靡,國泰民安的景象。尤其是以萬曆年間為最,每每人們看到《金梅》時,就會心馳神往臨清的熱鬧繁華,當年那裡是商賈往來,船隻彙集地方,因為人多,商人多,更重要的是商人都有錢,商人們無論是在談生意中或是做成生意之後,往往都會揣著銀子去找點樂子。

於是,臨清之地就有三十二條花街柳巷,七十二座青樓妓院!西門慶的女婿陳敬濟開的酒樓,樓上樓下竟然有好幾十間閣。一個閣擺一張桌子,就可以好幾十桌同時開席,這種規模的酒樓,在十幾年前,即便是在中都,也不過只有區區十幾家而已。

昨日的繁華與輝煌,都因為滿清的入關變成了文字中的回憶,儘管現在天下再次繁華,仍然無法與那時相比。

“神宗時,天下風氣趨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百姓富足,今日天下百姓亦是如此,論其富足遠甚於那時,而民風趨奢,更是愈演愈烈,長久下去,恐怕絕不是我大明之福!”

首輔的話,讓李因篤反駁道。

“首輔此言詫異,若是沒有今日天下繁榮、藏富於民,又豈有今日我大明國入億萬之多?當年烈皇在位時,即便是能有數千萬的稅賦,那闖賊、建奴又豈不能平定?”

在這個觀點上,李因篤顯然是站在陛下的觀點上——消費刺激經濟。

“況且,陛下早在十數年前,就曾於朝中言道,只有消費才能刺激經濟,於是要求各地官府必須修建路燈,必須要讓夜晚亮起來,除非是有匪盜威脅的地區,城門不需緊閉,讓百姓於夜市中安享太平,如此,各地每到夜晚,盡是一片不夜天,官府得稅、商販得市、百姓得工,無論是官府、商販、百姓都從中獲利頗多。”

見首輔微微皺眉,李因篤又特意補充道。

“侈靡之風盛行,消費增加,提供人民更多就業機會,尤其商品的貿易質與量的增加,更促進商品經濟的發達,官府亦從中得到稅賦。如此官、民皆從中得利,豈不正有利於我大明嗎?”

而屈大鈞也於一旁說道。

“確實如此,今日與舊時不同,這天下商品經濟的繁榮,官府可從中徵收鉅額稅收,商品於路上需要過路費、關稅,抵達目的地後,又要交納落地稅,去年除田賦、官田地租之外,其它雜稅收入已超過三千六百萬兩,以在下看來,十年後,各種雜稅收入將佔我大明財入的六七成以上……”

看著首輔,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屈大鈞又說道。

“當然,社會風氣侈靡,日甚一日,百姓失之以淳厚,僭禮犯分之風流行,尤其侈靡之風,刺激人們慾望,為求滿足私慾,皆言之以利,於國而言,實在是有害而無益,長久以往,天下人皆重利而輕義,勢必重現當年恬不知恥之境,如此,亦非是大明之福。”

微微點頭,方以智看著他們二人說道。

“貧者亦槌牛擊鮮,合享群祀,與富者鬥豪華,至倒囊不計焉。若賦役濟,則毫釐動心。裡中無老少,輒習浮薄,見敦厚儉樸者,窘且笑之。逐末營利,填衢溢巷。”

眉頭緊鎖的方以智不無憂慮的說道。

“自世宗皇帝之後,天下人在競奢的同時,卻不肯承擔分內的賦役與社會的救助。如此,才有了後來,北方大旱之時,老幼流移,賣妻鬻子,以求苟活,而江南各地,仍然競奢無為,完全不顧北方各地難民易子相食之窘境,若非是如此,我大明又豈會險亡於甲申,險淪為異族之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方以智看著李因篤反問道。

“子德以為我是因為民風趨奢,而意圖加以挽回,可這種風氣趨奢,又豈是否我等所能阻攔?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百姓手中有錢!因為有錢,販鬻廝隸走卒,亦多纓帽緗鞋,紗裙細褲。因為有錢,酒廬茶肆,浸淫其間。所以,即便是朝廷以官命令其節儉,恐怕也不過只是廢紙一張,我所憂慮的事情,倒不是百姓奢迷,而是一邊百姓競奢,另一邊是於稅賦救濟,則毫釐動心,以至於人心意奢,卻冷漠非常!這才是我大明之患啊!”

方以智又一次拿起那個石榴說道。

“一般尋常百姓家,買上幾個石榴,寧可壞掉了,百十文錢打了水漂,卻不願意拿出幾十文錢,於聖廟捐出,救濟貧弱,如此人心冷漠,絕不是大明之福,所謂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可問題是,現在天下百姓,達則不能兼濟天下,窮則卻不能獨善其身……”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嘆,是因為無論是在過去流亡期間,亦或是在東北任上,方以智都曾接觸過很多普通百姓,即便是現在,他也會時常往民間與尋常百姓接觸,以瞭解百姓的疾苦心思。而越瞭解,心裡的憂慮就越重,過去他是次輔,有些事情不方便說,但現在,他是首輔,有些事情必須要去做了。

“那首輔的意思是?”

看著滿面憂色的首輔,李因篤不禁有些汗顏,他確實沒有考慮到這麼多。

看著兩人,方以智神情凝重的說道。

“達者必須濟天下,窮亦不能獨善其身……”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