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235章 新士林

第235章 新士林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特種進化 秘戰風雲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興乾七年四月,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和往常一樣在皇家公園的小湖邊,一群穿著生員衫的青年正高談闊論些什麼。這些青年並不僅僅只是清河書院的學生,他們胸前佩戴的景泰藍校徽表明著他們的身份,他們席地而坐,或是飲酒、或是賦詩,總之一如舊時計程車子文人一般,在這裡園林之中享受著春光。

而在這些學生賦詩時,他們身邊那引起衣著華麗的侍女會嬌笑著為其喝彩,併為他們奉上一杯美酒,其實,她們的身份都是妓女,其中甚至不乏相貌與漢人迥然不同波斯婢,不過,這些身材惹眼的胡婢,總能吸引男人的興致,對於這些學生

“書院的學士!”

只需要戴上那個校徽,在進入妓院的時候,就會受到善待。在那裡他們理所當然的被當做是大明最優秀計程車子,將來不是成為博士就是成為大臣的,是些不同尋常的年輕人。

當然,只有極少數的一群人會成為那樣的人物。不過,這也不妨礙他們像舊時的新科進士一樣,受到妓女的追捧,儘管此時無論是南京那曾經教坊名妓聚集之地的秦淮河,亦或是中都的花苑坊,只剩下了安南婢、朝鮮婢、暹羅婢、波斯婢等異域外妓女,可是卻並不妨礙這些幼時被買來異域婢子被調教成色藝雙絕的女子。這些女子正像當年秦淮河畔那些女子一般,追逐著年青計程車子,以其才貌吸引他們的注意,最終獲得自由身。

或許,即便是當年一心要把清河書院辦成大學,一心想要用新式教育改變中國朱明忠,也沒有想到,這些年青的學士就像當年南京計程車子一般,同樣也會沉迷於女色之中,似乎,對於正值青春的年青人來說,這是無法避免的。

不過,大學的學士在現如今,能夠被社會普遍接受,並被認為是“與進士無異”的才子,似乎也是符合朱明忠最早的想法的。在過去的七年之間,為了透過教育改變中國,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他在這方面投入了數以千萬計的金錢。廢除千年的科舉之後,作為妥協在全國修建了大量的圖書館,並且計劃於京師、南京、武昌、成都、廣州、福州以及昆明將來還會有西安,興建了一批書院,那些書院與清河書院類似,類似於另一個時空的近代綜合制大學。那些書院將會成為大明特色的大學,為大明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大學生。當然,現階段這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現在對於大明而言,真正的重要的是數萬所相當於小學的社學創辦,以及相當於中學的縣學、府學的教育,這才是最基礎的國民教育,至於以書院為核心的高等教育,還需要時間去完善。不過即便如此,經過長達七年,或者從清河書院算起,長達十年的努力,大明已經基本構建了近代高等教育的框架。

僅僅只是框架,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名大學生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甚至比大明的中興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按照後世的教育流程,一個大學生至少需要讀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或四年的大學。需要整整個十六年才能培養出一名大學畢業生。

至於合格與否,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選擇。

儘管如是這個時代的科學知識遠不如數百年後的21世紀,從社學到書院的的課程也比較簡單,這個過程還是無法縮短太多,六年的社學、兩年縣學、兩年府學,兩至三年的書院,這也需要12年或13年培養出一名大學生。

不過在廢除科舉後,一大批相當於中學教育的青年士子,在經過一年的預科學習,彌補了在算術等方面的不足後,使得大明在短時間內就培養出了大明的第一批大學生。

實際上清河書院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是當年書院裡的學生,許多的學生當年在國學之外都達不到中學生的水平。不過即便如此,經過最初的篩選之後,仍然有有超過數百人畢業。

那些年清河書院畢業的學生,前途是充滿希望的,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志為了官員,一部分成為軍人,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成為大明的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家。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原本只是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出人投地,出仕為官,可是卻沒有想到在短短的幾年當中,這天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正是在過去的幾年間,不斷走出書院得到重用的那些學生,奠定了大明現在重視實學的基礎。只不過,經過十年的努力,現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學生的數量正在趨於某種程度上的飽和。

不過,似乎誰都沒有看到這些,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沒有看到,當這些剛剛入學的學生們,在這裡難得的藉著踏青的名義放縱著的時候。

“就這樣進了書院了。”

略帶些許醉意的趙玉真,看著周圍的同學們,卻又一下子沉默了下來。他們都是上的同一個預備學校。

林伯欽等著他的下文,看他不說話就問道,

“怎麼這麼說啊?什麼就這樣進了書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沒什麼。我是說就算這樣進了書院成為學士,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大明的書院,不是想辦就辦的,儘管誰都可以辦書院,但是想要得到陛下賜予的授予“學士學位”資格,卻並沒有那麼簡單。學士在一定程度上,至少相當於過去的貢生吧。

儘管這個貢生是沒有公家給以膳食,甚至還需要自己掏腰包負責食宿,可是這也不妨礙人們以學士為進士,畢竟,這是成為官員最重要的渠道。

“你到底想要說什麼?”

“我是這樣想的。”

趙玉真看著周圍已經帶著些醉意的同學,然後對好友說道。

“我也和你一樣,都想要透過在書院裡的學習改變自己,畢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誰都一樣。”

林伯欽回答道,古往今來,讀書的不都是為了這個原因嗎?

千年以來幾乎每個讀書人都是這麼想的。那怕就是在興乾年間,在科舉廢除了近十年之後,讀書人當然也是抱有這個志向,不帶一點懷疑不打一點折扣。無論如何來中都的時候是想要“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人。

當然,最終他們是否會參加文官考試,又是另外一說了,實際上,儘管報考書院的學生70都是懷揣著“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心思。可是最終,在經過幾年書院教育之後,他們往往還會作出其它的選擇,甚至不惜遠走海外。

“因為每年都有新的學士畢業啊。”

趙玉真有些憂慮的說道。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亮劍:老李要槍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