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265章 深談

第265章 深談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特種進化 秘戰風雲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雖說那過路費確實不多,可是聚沙成塔之下的,收入總也算頗為可觀。官府或許不能用其贏利,但是用來養護道路卻沒有任何問題,換句話來說,官府根本就沒有增加絲毫負擔,就盡享了道路的便利。

“當真是百姓道路百姓修啊……”

感嘆著江北這看似未曾攤派地方,卻又享盡道路之利的舉措,想著在官道服務站上看到的寫與牆上的字,在暗自嘲諷之餘。鞏成琪的腦海中似乎抓住了一道若隱若現的靈光,不過那靈光只是一閃,卻是沒有抓住,以至於在接下來的幾天中,他成天都在想著,那道靈光到底是什麼。

苦思冥想數日,沒有答案的鞏成琪繼續往南走著,在進入壽春縣城的時候,看著於城門處等待進城的商販,儘管這一路上過橋、過路都有收費,但是通常情況下,收的不過只是過路費,而貨運被收的稅則是在進城的時候查驗是否交納稅,若是沒有交納就需要補交。

“過路費、補稅……”

當天,在壽春城內的客棧裡,鞏成琪在紙上寫下了這麼幾個字,最後,他還在紙上寫下了“銀子”。

毫無疑問的一點是,這一切都是為了銀子,官府可以憑藉過路費以及對商品徵稅從而獲得更多的銀子。

其實,對於過路費、貨物稅,鞏成琪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極為熟悉,畢竟在大明和大清國都有類似的機構,比如說鈔關,聽這名字就這道不留下點買路錢別想過這一關。不過,鈔關是設在水路上的,基本集中在一兩條水系上,全國就那麼幾個。

接南北水系的京杭大運河就成了最繁忙的交通要道。明朝一開始設定的八大鈔關,有7個就設在京杭大運河沿線,鈔關屬於戶部,收費的用途,按照官方說法是“支付軍事撫賞費用”。而且其是採用每段區間收費,京杭運河全程約1700公里,全程收費約3.48兩銀子。

但是,這些收費站主要收費物件,是來往的商船,也就是說商人是主要收費物件。當然,執行中肯定走樣,只要你帶點行李也可以說你運貨了嘛。於是,很多人就想著法子的逃費,也正因如此,有明一代,各地的鈔關監督從來都是一大肥缺。

而鞏成琪之所以熟悉,是因為他也曾幻想過有朝一日可以進入鈔關,畢竟在大清國,這鈔關從來都是內務府的奴才主持,而他雖說是王爺的奴才,可同樣也是皇家的,也是內務府下的奴才,所以,才有那樣的機會,只不過,那樣的肥差又怎麼可能輪得到他?

而此時,透過對壽春城的觀察,鞏成琪卻突然發現,相比於江北,似乎大清國的稅太輕了。

“各個鈔關,收的稅太輕了!”

鞏成琪於嘴邊自言自語的時候,他的臉色顯得有些興奮,似乎就像是看到什麼希望似的,他甚至喃喃自語道。

“只要把這件事辦成了,到時候,大清國可就再也不需要為銀錢用度發愁了!”

想通其中的關節之後,他甚至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飛到黃州,然後在黃州那個地方推行他的想法。

“要儘快趕到黃州,待本官到了黃州,不出數月,必定能解朝廷今日之困……”

鞏成琪這般自言自語的時候,他並不知道,在數百里外的清河縣內,作為張煌言代表的羅綸,這個不過只有二十幾歲的青年人,正坐在朱明忠的書房之中,看著這個比他還小上一歲多的江北經略,心底這會所剩下的只是佩服,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他一直在江北各地進行考察,這倒不是因為朱明忠不願意見他,而是他希望瞭解一下江北。

隨著對江北瞭解的深入,羅倫對眼前這個人自然也就是更加佩服了,恐怕除了他,再也沒有其它人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讓江北面貌全然一新了。甚至,他還做到了盡取江北民力——“甲兵制”的順利推廣,使得他成功編練了一隻近二十萬人的大軍,而且其中大半是不需要支付軍餉,只需要給付伙食的“義務兵”,相比之下,江西現在維持十萬大軍,也不過只是勉強維持罷了,拖欠軍餉的行為,更是時常發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了解決軍餉不足的問題,張煌言甚至有效仿江北的想法——設立軍餉局,發行銀圓券,而羅倫這次來江北同樣也考察了已經易免為“江淮銀行”的軍餉局,隨著對銀行的瞭解,使得他明白,這銀圓券的發行並不是僅僅只是印那麼簡單,如果僅僅只是印,恐怕印出來的還是像錢鈔一樣不值一錢的東西。當然,除此之外,江北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江西去學習,去效仿。

“經略,在下前些日子於淮北看到,那裡有不少官屯,自北方和其它地方流落到江北的百姓,可以於官屯之中耕種土地,這官屯之中每戶60畝,給牛一頭,當時在下曾算過,若是江北千百萬畝荒地能盡數用於安置流民,不出年餘江北官府每歲可入屯糧不下數百萬石……”

羅倫的言語中帶著恭維,他口中所指的民屯,正是江北在禁止私人隨意墾荒、將荒地納為官產之後,招募流民推行的民屯政策,相比於墾荒誰墾歸誰,那些百姓開墾的田地,卻屬於官產,他們只是租用官地,儘管打擊了流民於江北開墾的積極性,但是卻保證了官府的收入最大化——相比於官府所徵收的田賦,江北收取的屯田田租無疑更高,甚至達到田地所出的四成,如此這般,官府的利益自然得到了保證,在眼下這種特殊的形式下,這無疑更適合大明。

在羅綸的恭維中,朱明忠搖頭說道。

“民屯,最終是要廢除的,畢竟,之所以收回那些荒地,並不是為了交給百姓墾殖!”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