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尋生路!
幾乎每一個人面臨絕境的時候,都會這麼考慮,但是每當人們怎麼考慮的時候,同樣一個問題也會困擾著他們。
生路又在什麼地方?
做為靳家的三公子,靳文博早在剛過完正月十五的時候,便帶著幾個下人,拿著內務府的通關文書,一路南下,因為大運河斷絕的關係,他只能從直隸經襄陽進武昌,然後從武昌經由水路過長沙,越南嶺,然後一路翻山越嶺,來到了位於嶺南的廣東,這一路上經受多少艱難困苦,恐怕只有遺骨異鄉的三個家奴的骸骨最有發言權。尤其是在南嶺的大山深處,那裡更是瘴氣瀰漫,以至於幾個家奴都是在那裡染病而死,這一路上的風險,直到過了南嶺之後,才算稍微安全一些。
終於,一行人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廣州,這廣州的蕭條,全不見往昔的繁華。究其原因,倒也簡單,當年清軍入城的時候,曾在這廣州城內外殺死數十萬人,曾有數十萬人口的省城,活者不過萬餘人,甚至就是現在,在那城外,還有巨大的墳塋,那是滿清屠殺後埋屍體的地方,即使他們的罪證,同樣也是對百姓們的威懾。
而對於這一路上,已經見慣了這一切的靳文博來說,他壓根就不在乎這些,就像他父親說的那樣,他從不在乎清軍殺了多少百姓,只要靳家能發財,便比什麼都重要。
對於商人來說,沒有什麼比銀子更重要,至於其它的……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而現在,靳文博歷經千辛萬苦不遠數千裡來到嶺南,為的正是靳家的將來。
不過,廣州並不是靳文博的目的地,他最終要去的地方,是葡萄牙人治下的澳門,其實,原本對於澳門他並不怎麼了解,不過作為靳家的三公子,原本他並沒有任何希望繼承家業,也正因如此,作為靳家的少爺,他才有機會接觸到京師的那些洋人,也正是從洋人那裡,他了解到了澳門,同樣也知道了歐洲,儘管對於歐洲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候,他卻敏銳的意識到,也許,靳家的生路,就在異國他鄉。
從廣州到澳門並沒有費什麼周折,儘管按照大清國的律令,寸板不得下海,那海船早就被拆毀了,可去澳門並不需要海船,單桅的江船就能把他送到澳門,送到了,這個在葡萄牙人治理之下的地方。
在他抵達澳門之後,靳文博並沒有按照介紹去教堂,而是在澳門四處打探起訊息來,而他打探的訊息,倒也不是什麼特別複雜的訊息,而是與歐洲有關的訊息。
“真的讓人神往……”
看著書本上有關“漢薩同盟”以及“荷蘭共和國”,那些商人自治甚至控制國家的資料,靳文博的神情中盡是一副神往之色,早在少年時,當他第一次聽說了“商人國家”的時候,就曾經好奇過,什麼樣的商人可以建立國家。
而現在,在澳門的圖書館中,透過那些書籍,他看到的是一個個由商人建立的自治城邦的崛起,當然,儘管現在這些城邦早已經沒落了,但是是商人的地位卻不曾沒落過,在那些地區,成功的商人,甚至比國王更受人推崇。
而這也正是他來到這裡的原因。他希望儘可能的瞭解歐洲,瞭解哪裡的一切,僅僅只是道聽途說,並不能讓他了解那裡,所以他才會來到澳門,希望從其他的外國人口中,書本里去了解那個遙遠的地方。
“也許,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靳文博喃喃自語著,他的眼睛盯著地圖上的某一個角落時,神情中盡是嚮往之色。
“也許,那裡就是商人的天堂吧!”
對於已經習慣了官府勒索的靳文博來說,他從未曾想到過,在世界上,會存在著由商人控制的國家,更不曾想到,在歐洲金錢等於一切。
這正是那裡與中國的不同,至少在那裡,商人並不是國王眼中的肥羊,不是任人魚肉的一塊肥肉。
“為什麼非要困守於此地?”
在離開圖書館的時候,靳文博朝著遠處望去,想著父親終日為憂心如焚的為這天下的時局而擔心,為靳家的將來而憂鬱。
對於靳家來說,並沒有太多的選擇。無論如何,現在紛亂的時局,使得他不得不為靳家的將來而考慮,也是為了他自己的將來。
畢竟對於南方來說,靳家是屬於必須要嚴加懲處的漢奸,是必須要抄家滅門的物件,可以說,只要南邊奪了天下,就沒有靳家的活路。
“即便是大清國勝了,又能怎麼樣?靳家也不過就是一個奴才罷了!”
靳文博自言自語道,這樣的話,在京師的時候,他絕不敢說,但是現在,他卻說了出來,而這句話同樣也是他的肺腑之言。
南邊兒沒有給靳家留下生路,可是我大清的眼裡,靳家也不過就是一個奴才,一隻肥羊罷了!
在這種情況下,與其呆在這裡。倒不如另闢蹊徑,去歐洲!到那個商人的地位可以和很多權貴相提並論的地方。那裡才是商人的天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怎麼去歐洲到是一件麻煩事。”
來到了港口,看著港口中的那些中式的洋式的船隻,靳文博的眉頭緊鎖著,看著那些毛色各異,相貌與國人迥然不同的西洋人,他的心底暗自尋思著。
即便是父親答應了,他的兄長們又豈會答應?
去歐洲!
面對愁眉苦臉的父親,靳文博曾如此遊說過他的父親,出身於靳家的他很清楚,對於大清國來說,靳家是奴才,而對於南方的大明而言,靳家是禍國殃民的漢奸,即便是在山西老家,也有人沒少在背後戳他們的脊樑骨。
靳家的將來在什麼地方?
靳文博並不清楚,但是他很清楚的知道,無論是對於大清也好,大明也罷,靳家不過只是板上之肉。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
大清就會放過他們?
“當年,大清入關,多爾袞請我們八家進京,說是論功行賞,可實際上卻是讓八家掏銀子,沒有江南的稅賦、漕糧,除了搶之外,他們只能在八家的身上想辦法,若不然,就只能灰溜溜的撤回關外。現如今,失了江南的稅賦、漕糧,他們靠什麼維持幾十萬大軍?你以為綠營兵當真為大清國賣命?他們是為銀子!沒有了銀子,這幾十萬綠營又如何維持?到時候,他們從什麼地方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