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來說,官府的一紙通文,徹底的讓他的夢想破滅了。而此時的他並不知道,一場更為劇烈的衝擊,正在等待著他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四月初六,按照官府的文書,保中所有的男丁都到鎮公所或者鄉公所集合,這公所其實不過就是一間舊土地廟,當各保的男丁們慢慢的開始聚集的時候,鎮長劉仁杰早早的便到了公所,一身儒袍的他的臉色顯得有些難看,而在他面前,則坐著一個人,這人身上穿著紅呢軍裝。
“劉鎮長,你是讀書,我是個粗人,不懂什麼大道理!”
坐在椅上的王得柱,說起話來,粗聲粗氣的,可卻是底氣十足。
“可這道理說的很清楚,這“甲兵制”實是為了保我大明江山,既然大家都是大明的百姓,這保家衛國,便是本分,那便不容拒絕。”
“經略掃蕩江北,復我大明衣冠,自是有恩於我百姓,可從古至今又豈曾聽說過如此掠民為兵的?”
劉仁杰看著面前這個軍官,試圖爭辯道,他是大明的秀才,一直以不仕清為傲,在推行保甲制之後,他只當是天下很快就會太平,可他怎麼也沒想到,不過只是太平幾個月,這官府居然照冊點兵了。
點兵!
作為讀書人對於照冊點兵,他並不陌生,《木蘭辭》裡就記有“點兵”,可他卻不曾想到,有朝一日,在大明,居然也會點兵。
“掠民為兵!”
眉頭一挑,王得柱的臉上顯出不快來。
“劉鎮長,哼哼,這點兵又豈是掠兵,一甲一兵,這是王法!”
“是那家的王法!”
劉仁杰大聲反問道。
“江北的王法,劉鎮長想不想試一試這王法!”
眼睛一橫,王得柱的語氣顯得很是強硬,在說話的時候,他的拇指甚至還一推刀身,那刀身微微出鞘的響聲,雖是不大,但卻讓劉仁杰渾身猛然一顫,他立即意識到,現在可不是崇禎那會,清虜殺人是不眨眼,可那位經略也是果斷之人,想著那些被廢了功名計程車子,他的心底一寒,那語氣頓時軟了下來。
“可,可若是百姓不願,難,難不成王長官還要強索人當兵不成?”
“哼哼,這自不用劉鎮長過問,若是不願,自有法度在!”
劉仁杰的軟弱,落在王得柱的眼中,讓他微覺詫異的時候,心底難免有些輕蔑。
自有法度在!
一句自有法度在!
不知會讓多少人為之心顫,即便是已經過去十六年,但是對於經歷過剃髮易服的人們來說,他們大都不敢以身試法。即便是面對著在他們看來極為“不合理”的“暴政”時,也只能默默的站在那。
“……一甲一兵,抽中者服兵役三年……若抽中者家中無其它成年男丁,田業需由本甲其它各戶幫助耕作……”
鎮長的話語在耳邊不住的迴響著,以至於趙滿屯也好,長栓也罷,幾乎所有人都是愣愣的站在那裡,偶爾的,他們還會把目光投向一旁的兵卒,雖說只有三個穿著紅色軍衣的軍爺,可他們卻無人敢動,只是渾渾噩噩的站在那裡。
抽兵?
抽籤為兵?
這,這個怎麼是個好?
“凡抽中後逃役者,十家連帶坐罪,田賦加稅一倍,徭役加一倍……”
神情恍惚的趙滿屯又聽到鎮長在那裡說著一個個處罰的措施,在這個時候,他只覺得頭腦有些發暈,甚至就連氣出喘不過來。
“抽了,抽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在一陣陣喧譁聲中,只見一個軍爺手裡拿著一個盒子,那盒子裡放著十幾張紙,那些紙上只有一個寫著“從軍”,至於其它的都寫著“緩從”,抽中“從軍”的人,就要離家三年服兵役。
“沒事,沒事,甲裡有八戶哪,有八戶,不一定是我……”
趙滿屯在心裡暗自啼咕著,他甚至都不敢大聲言語,唯恐若是說出來了,就不靈了,即便是心底萬般的牴觸,可是他卻壓根沒有想到反抗,或者說站出來說個“不”字,甚至當那軍爺把目光投向他的時候,他也會不由自主的低下頭,唯恐惹禍上身。
在接下的半個時辰裡,被點中的無不是一副死了親爹似的模樣,而沒有點中的更是滿面的慶幸,而在慶幸之餘,那眼睛更是死死的盯著抽中的人,唯恐他逃了……甚至還有人叮囑道。
“看緊點,可別讓他逃了,他逃了,咱們可就一起跟著遭罪了……”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