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疑惑中,王得柱大聲說道。
“憑軍功,各位弟兄、長官都比俺王得柱配拿這刀,可,可俺上來,不是為自己,而,而是為其它的弟兄,為一個死去的弟兄……”
瞬間,他的話讓所有人同時一愣,就連朱明忠也是有些驚訝的看著他,看著站在臺上,神情窘急的王得柱。
“說說,是為誰?”
“是武安貞。”
幾乎誰都沒有聽主過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兵卒。
“他,他就是一個小人物,和俺一樣,在鹽場點的兵,一輩子沒有什麼大出息,就想著能讓兒女從此之後不再煮鹽,當個良民,就是上戰場的時候,他的雙腿還發軟,俺為此還笑話過他,俺知道,其實,其實,他的軍功不算啥,可,可俺就想,就想讓他拿這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王得柱說話的時候,沒有人去打斷他。
“……俺到現在都忘不了,他當時的樣子,胳膊斷了,就連著一層皮,他就那麼在死人堆裡頭爬著,身上揹著從死人身上扯來的手榴彈、火藥包,他坐在那,點著手榴彈的時候,那臉上還帶著笑,轟隆一聲,人沒了,連渣都沒剩下,俺知道,當時拿手榴彈和清虜同歸於盡的弟兄,不止他一個,一個個的都海了去了,還有當年在通濟門的那個弟兄,他是趕著馬車炸的清虜,他們,他們是死了,可,可沒他們,就,就沒有忠義軍的今天,所以,我,我才覺得他們應該得,拿、拿這刀……”
此時近兩千名原本還不服的軍官,無不是陷入了沉默中,他們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曾經戰死的弟兄,浮現出那些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弟兄們,想著他們臨死時決然,一個個無不是熱淚盈眶。
置身於場外的陳永華,看著這場氣氛的變化,聽著王得柱的講述,他的心裡有些發酸,從通濟門到宿遷,忠義軍一場場以弱勝強的血戰背後,像這樣的忠勇之士又何止千百人,忠義軍能有今日之威名,靠得不正是這些人嗎?
看著神情黯然、目中帶淚的王得柱,朱明忠緊緊抓住他的肩膀,激動地說道。
“得柱,別哭,我們忠義軍的將士,流血不流淚。”
然後轉過臉對全體軍官說道:
“本經略贈送此刀的目的,是鼓勵我軍中將士多立戰功,多出英雄。得柱說的好,若不是像武安貞他們不惜與敵同歸於盡的弟兄,我忠義軍又焉能有今天,這刀他該得,不但他該得此刀,每一個我忠義軍犧牲的官兵,皆應該得此“成仁之刀”!王得柱,你是武安貞的戰友,可願為其代領此刀!”
“標下願意!”
在替陣亡的弟兄領過佩刀之後,激動不已的王得柱,猛的一下抽出那刀,斜指著天空大聲喝道。
“成仁取義、精忠報國!”
“成仁取義、精忠報國!”
“成仁取義、精忠報國!”
一時間,整個場上那喊聲宛如雷鳴一般,在整個城市的上空迴響著,而此時的氣氛也達到了頂點,在這股熱烈的氣氛之中,附近的百姓同樣也被感染了,他們同樣喝吼著。
在那一聲聲“成仁取義”之中,朱明忠知道他的目的達到了,在這一瞬間,看著臺下的兩千餘名官佐,他知道,作為軍隊靈魂的軍官隊伍今天終於成形了,在某種程度上,今天的忠義軍,才真正的成軍!
或許這些軍官以後世的眼光來看並不是合格的軍官,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他們的身上,已經生出了屬於軍官的一種特殊的榮譽感,而這種榮譽感在未來會驅使著他們,在戰場上努力殺敵,驅使著他們為之付出,他們為之戰鬥。
成仁取義……
不過在這一聲聲吼喊中,看著那些神情激盪的軍官們,朱明忠突然有些後悔了,因為他字“成仁”,這會不會有些冒犯他的名諱?
之前,他還真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現在,看著他們,他卻忍不住去考慮這個問題,畢竟總是讓人這麼喊著,確實有那麼些不好吧……
“成仁取義……似乎有些不吉啊!”
罷了罷了,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取義嘛!
殺身成仁,取義成仁!
這些都是好詞,能用這個詞作字,有什麼不好的,不需要改,也不必改!
注視著場中那些或是舉著剛剛發下的佩刀,或是舉著拳手錶示決心的軍官,聽著這一聲聲宛如雷鳴般的喊聲,同樣顯得有些激動的朱明忠,只是靜靜的看著他們,他們是忠義軍的第一代軍官,或許在軍事素質上不一定合格,但是今天,他們已經完成了那種軍人的昇華,一切還好……他們已經打下了基礎,只待後來人一代代的繼承下去……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