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訊息閉塞的時代,報紙的威力是無窮的,甚至不遜於原子彈,中國古代為何讀書人掌握著輿論,原因再簡單不過,他們掌握著資訊,無論那資訊是對是錯,對於尋常百姓來說,他們往往只能接觸到那些資訊。最終那些資訊決定了他們對許多事情的判斷。
“為什麼,在很多出了漢奸的地方,其鄉民不以其為恥?甚至以其為榮?就是因為當漢奸那位是附近有名的才子,他會告訴鄉鄰,他這是順應天命,所以,他會讓鄉鄰也去順應天命,和他一同當漢奸,現在,我們要透過報紙告訴他們——漢奸就是漢奸!告訴那些百姓,何為國、何為家,告訴他們什麼是賣國求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必須要辦報紙!
必須要掌握宣傳的力量!
憑藉的宣傳的力量,不僅可以把輿論陣地從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手中奪過來的。而且,還能夠樹立起英雄主義,透過英雄主義的形象去改變世人對軍人的看法,兩樣也改變軍人的心態!進而促使他們在戰場奮勇殺敵。
當宣傳的力量被充分發揮起來之後,它所貯藏著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切。當然前提是,這個力量必須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這報紙的發行面一定要廣,價格也要足夠低,低到大家都能夠買得起!報紙的讀者越多,報紙的影響力也就越大!帶來的改變也就越大!”
面對經略有些激動的描述著報紙可能帶來的改變,顧炎武卻從他的話中想到另一個問題——價格。
“經略,這,幾文錢一張報紙,別說是印報,恐怕勉強不過只是剛夠紙錢,若是這樣,官府豈不是每期都要貼錢?”
貼錢。
什麼事情總要講究個成本。在顧炎武看來,按經略先前比劃的整張紙大小的報紙,單就是五六張那樣的紙,都要兩文錢,再加上印本,這每張報紙沒有幾十文錢,根本就買不下來。
“貼錢,沒問題!”
辦報紙還怕貼錢?
中國的報紙有幾個不是政府貼錢在辦?
“既然想要這個喉舌,就不要怕拿錢去堆,一千兩,一萬兩,如果我們能把報紙辦好的話,寧人,相信我,這報紙的力量甚至不遜於二十營兵!”
豈止是二十營兵,報紙甚至可能成為第二個“忠義軍”。
“到時候,官府的各種舉措,都可以直接透過報紙傳遞至百姓耳中,而不至於別有用心之徒所曲解,就像那銀元!”
提及銀元的時候,朱明忠忍不住冷笑一聲,在推行銀元時,也曾有利益受損的錢莊以及少數人從中煽動,如果不是因為百姓使用銀元確實方便,而且收稅時使用銀元確實不收火耗的話,恐怕銀元還真不一定會順利發行。
“經略,當初發行銀元確實有些倉促。”
既然是站在官府的立場上來看,顧炎武也覺得有些倉促,畢竟,發行銀元涉及到方方面面。至少沒有考慮到南京的立場,就是失策。
“若非是按我大明律,銀錠官民自由鑄造,制錢為國家根本不得私鑄,恐怕僅憑此一條,南京那邊就能追究起這個責任來!”
“確實如此!”
朱明忠點頭說道。
“其實,這件事,歸根結底,還是當初的宣傳不夠,百姓一開始的時候,不知道銀元便民,至於部分士人,以為朱某此舉是私鑄制錢,所以才引起些許誤會,可是當初如果咱們有報紙的話,又豈會有這些事情?”
歸根到底,還是沒有報紙啊!
還是沒有掌握宣傳輿論的陣地,如此才讓那些錢莊和少數別有用心之人鑽了空子,差點壞了他的大事。
“所以,這報紙眼下是非辦不可,不但要辦,而且要立即去辦,嗯,這清河縣不是有幾家印書坊嗎?這件事情要抓緊去辦!”
原本想要吩咐顧炎武去辦這件事的朱明忠,話到嘴邊還是改了口,這個陣地委實太過重要,它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輿論陣地,它同樣還是學術的陣地,這麼重要的地方,要交給其它人!
“經略,那辦報的經費,以後走什麼地方……”
在衙署的經費開支上,朱明忠借鑑了後世的一些經驗,從預算制到專款專用,這是最起碼的原則,可以說每筆錢都有它的用處。也正因如此,顧炎武才會開口這麼問。
“嗯,開辦經費,現在衙署裡的銀子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挪用那一塊都不是個事,這筆錢我個人出來吧,至於將來……”
沉吟片刻,朱明忠笑說道。
“將來,這報紙辦好了,可是能掙錢的!”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