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略,若是按這個方略打的話,除了重甲兵、火銃兵外,長槍兵也差不多都要調上去,剩餘的還要護糧,護路,守城,到時候這清河就空了。如果清虜乘虛抄了我們後路,到時候又怎樣應付?”
他剛說完,同樣出身親兵的王琦文冷冷問道:
“他們走哪條路來抄我們後營?這水路咱們可盯著哪!”
他人的反駁王大虎便垂下頭說道:
“這……標下也不知道,只是想到了說說。”
盯著地圖,然後朱明忠點點說道:
“大虎這個建議提得好,是我疏忽了,這清河是我忠義軍的根本不容有失,嗯,可以留兩個長槍營、一個火銃營留守,集思廣益嘛!就該如此,誰還有什麼建議?”
有了人開了頭,接下來自然不斷的有人開口提起了建議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作戰計劃被慢慢的完善了起來。期間朱大咸、錢磊等人也從後勤的角度提出了一些他們的建議,作為水軍左右提督的李成乾、潘子欽,也各自道出了他們的看法並提出了建議。
這或許就是忠義軍最大的特點,或許在忠義軍中並沒有名將,但是在戰前卻透過這種齊聚一堂的方式召開了17世紀特點的參謀會議,最終集眾家之所長,制定了一個能夠儘可能發軍自特長的作戰計劃。
“……如此一來,一但兵敗,清虜必定會敗入進退兩難之地,到時候,我軍自然可以輕鬆敗敵!”
終於,在最後一點細節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言語中被完善之後,所有人終於達成了共識——出兵!
“這樣打,我們差不多隻能操六成的勝算。”
在人們的沉默中,朱大咸緩緩說道。
“這個方略,無論如何都挑不出暇疵,但它只是我等的算盤,雖說廟算多者勝,可誰知道,清虜到時候,按不按照咱們的計劃進行,就不曾知曉了。知己不知彼,到時候,達素會怎麼打,咱們可就不知道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你是說,我們該去問問達素?”
錢磊笑著玩笑道。
“無須去問,這戰場上,情報最為重要,四石!”
轉臉看著石磊,朱明忠叮囑道。
“接下來,你要透過一切渠道,獲得清軍的情報,他們的行軍路,他們的部隊是又怎樣佈置,還有其他地方有沒有暗路行軍,都要偵探明白。至於眼下的這個計劃,可行則行,不可行則可以再作籌劃,戰場上變化莫測,計劃永遠只是一個計劃!”
相比於這個時代的人們,朱明忠對情報的重視,甚至可以達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以至於的就連石磊本人都覺得,經略有些過於看重情報、看重謀略,但同樣也讓他意識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擔有多重。
“屬下遵命!”
最後,朱明忠又看著他們說道。
“不論如何,在弄不清敵情之前,咱們只有一半機會,不過相比當初通濟門的時候,咱們這六成的把握已經是實屬難得了,剩下的,就是咱們如何把握機會了!”
說完這番話後,朱明忠看著眾人說道。
“這一仗,關係到我等能否守住江北!關係到我忠義軍的將來,請位還有什麼建議嗎?”
說完,朱明忠的雙眼環視著眾人,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只感覺嗓子時有些發澀,甚至就連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在眾人都沒有表示異議之後,他點了點頭,然後嚥了一口唾液說道。
“既然如此,下面,本帥便作最後部署了……”
今天三更,求支援!)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