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姑,你放心吧,我能適應的,真有什麼我自己搞不定的事情,我保證告訴家裡。”
平安安慰完小姑姑,又安慰他那對相對淡定的爹媽:“爸媽,你們放心吧,不用擔心我,我肯定好好幹。還有,告訴小臭蛋二哥有空就回來了。我以前天天抱他,我怕他想我。”
田大花心說,家裡那個只會吃奶的小臭蛋,恐怕還真不懂想你。
“剛去肯定有些不適應,有什麼特殊情況給我打電話,跟其他知青和當地老鄉友好相處。”姜茂松說。
田大花對兒子的囑咐卻是六個字,不惹事,不吃虧,叫他凡事不瞎摻和,先把自己照顧好了。
姜茂松在人群中看到了同樣來送行的老戰友,其實是他的老部下,早幾年已經轉業了,去了基層公安系統。他和滿面愁容的妻子帶著要去插隊的二女兒,也擠在送行的人群中。
“老薛。”姜茂松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
“政委?”老薛一轉頭,見了姜茂松,頓時有些驚喜的表情,忙問道:“您怎麼會在這兒?”
“送兒子去插隊。”姜茂松指指身後的平安。
“可是……”老薛臉色驚訝,遲疑問道:“您家裡的情況,大兒子也在部隊,老二就不能留下嗎?”
“他自己想去,說不能脫離青年人大群體。”姜茂松平靜以對。
老薛看看平安,忙又跟隨後過來的田大花打招呼:“嫂子好。”
田大花這輩子被太多人叫過嫂子,她看看老薛,看起來也不比姜茂松年輕,也不怎麼認得,就點頭笑笑。
“大花,你記得不?這就是我跟你說過的,我那個老戰友,他們家女兒才不滿十五歲,也要去插隊了,家裡挺擔心的。”姜茂松介紹說。
老薛的妻子隨後帶著女兒過來,互相做了介紹。田大花看著那個即將去大西北插隊的小姑娘,記得姜茂松說還不滿十五歲,十四歲,可是看上頂多十二三歲,又瘦又小,巴掌大的小臉,瘦的就剩下一雙黑黑的大眼睛了,揹著個大揹包,倒顯得揹包比她人還大,也難怪家裡那麼不放心了。
小姑娘默默跟在大人身邊,眼神沉靜。老薛介紹說,她叫薛新桃,小名兒就叫桃子。
“我們家孩子多,至少得有一個去插隊的,可是她姐姐有哮喘的毛病,容易過敏,春秋季節動不動就發病……只好委屈桃子了。我們做爹媽的,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幾天心裡真不是個滋味兒。”老薛強笑一下,看看周圍的人群說:“政委,當然我作為國家工作人員,我對知青政策肯定是支援的,叫你看笑話了。”
“我明白的。”姜茂松拍拍他說,“天下父母心,我還擔心兒子呢。”
“平安,桃子妹妹跟你一起去西北,你路上有機會就照顧著她點兒。”姜茂松說。
平安看看那小姑娘,他這個年紀,大概很不喜歡這些十幾歲的小姑娘,嫌麻煩,尤其這個叫薛新桃的小姑娘看起來那麼瘦瘦小小,兩只大大的黑眼睛看著人,不愛說話,似乎稍不如意就會立馬哭鼻子,照顧起來肯定更麻煩,
“行,我知道了。”平安遲疑一下說,“路上我可以幫她拿行李。”
田大花知道兒子不善於跟小姑娘打交道,甚至不耐煩,再說平安自己才十五呢,路上要照顧另一個比他還小的人還是有難度。
她想了想就跟平安說:“我聽說你們這一批知青有一百七十多個,一起坐專門的車廂去西北,路上都互相照顧,有些年紀比你們大幾歲的,你們有事要多問問他們。”
他們在底下交流說話,上邊的領導講完了話,又上去兩個知青表決心,然後按照班排連的編隊,一個個互相拉一把,互相幫助,爬上了軍綠色的解放卡車,唱著嘹亮的歌曲,在人群的夾道歡送下開往火車站。
在那樣群情激揚的場面下,想有點個人情緒都難。
“走了,我們也回去吧。”姜茂松說。
“大哥,我們不送平安去火車站嗎?大哥你也真是的,平安他那麼小,你還答應他跑那麼遠……我怎麼想怎麼不踏實。”福妞忍不住埋怨。
姜茂松的司機和警衛員都在不遠處跟著呢,為什麼不送平安去火車站?
“不送就不送了吧,人太多。”安亮忙安慰福妞說,“你放心,我爸說會帶著安生去接他。”
“這一路上都是夾道歡送的人群,那麼多人看著。你開車跟著送什麼呀。”姜茂松也說,“別送了,這孩子心大著呢,送上火車,他可能還不覺得什麼,你自己再弄得哭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