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如此排序是這麼考慮的。此三份試卷說實話,劉進覺得不分伯仲,按照此順序進行排序主要是從政治考慮。
為何令桑弘羊為丞相?
其一乃是當年桑弘羊為御史大夫,丞相田千秋退了之後,若無其他情況,他應當成為丞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其二,桑弘羊商賈出身,故劉進也想透過令桑弘羊為丞相這麼一個舉動令朝野上下產生一種重視經濟的政治風向變動。
故此番殿試排序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如此,劉進在三份試卷上標上一、二、三後,將全部試卷遞給丞相桑弘羊道:“此此人分別為一、二、三,其餘他人按照排序定吧。”
丞相桑弘羊看了一眼,心中頗為驚喜,躬身接過,道一聲:“唯。臣明日便安排唱名之事。”
劉進微微頷首:“便麻煩丞相了。”
“此臣子分內之事。”桑弘羊道。
如此,折騰了一整天,閱卷工作便已經完成了。
而此時大鴻臚和掖庭令對接一番,也已經確定了有意願前往樓蘭做王后的女子。
且時間緊急,大鴻臚覺得也耽誤不起,決定令典屬國趙充國為前鋒,先領著尉屠耆新婚夫婦在向劉進稟明後,先行安排人手前去樓蘭。
如此大鴻臚的急報奏疏自然報送至了劉進處。
劉進自然沒啥意見,便同意了。
在收到劉進的回覆後,典屬國趙充國立即清點人馬六千餘,攜帶輜重踏上了樓蘭的道路。
相助烏孫,遠征匈奴的征程正式啟動了。
至於劉進又到了每日批閱奏疏的時間了,看著那一摞比昨日還要多的奏疏,他不禁皺起眉頭。
他知曉,若是不採取一些措施,恐怕未來不做別的,二十四小時批閱奏疏也批閱不完。
批閱奏疏之事已經到了不安排部署不行的地步了。
因此沒再拖延,劉進當晚便將尚書令張安世給叫了過來。
“陛下。”尚書令張安世聽劉進之言,向劉進拜道。
劉進指著那一摞奏疏道:“安世。你以為奏疏如此之多,朕當批閱多久。”
尚書令張安世一聽,愣住了,他沒想到劉進竟然問這一個,但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道:“陛下恐今夜也批閱不完。”
劉進點點頭道:“朕亦如此想的。故朕思索了一番,你尚書令安排些人手,先行對奏疏檢視一番,並進行分門別類成錄,將奏疏名稱抄寫清楚。
朕以後批閱奏疏,便根據奏疏名稱查閱,對重要奏疏進行批閱。其餘奏疏,你等尚書檯安排些人員,翻看朕此前類似奏疏之批閱,將建議寫於紙上並貼在各奏疏的對面上以進呈,最後由朕親自御批。
尚書令以為如何?”
尚書令張安世一聽,心臟都快跳出來了。
這傢伙,本來尚書檯就負責皇帝文書處理,其權力已經是極大了,甚至外朝的三公九卿有時候都要看他的臉色。
然而這種情況之下,劉進竟然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此豈不是又增加了尚書檯的權柄?
第一時間,尚書令張安世頗喜,然緊接著,尚書令張安世卻恐懼起來。
此舉染指的乃是專屬於皇帝的決策權力,現在看著大權在握,烈火烹油,然而時間一長,定然為皇帝所忌憚。
作為一個皇帝身邊的近臣,知曉皇帝無數秘密,被皇帝所忌憚,其下場如何,甚至尚書令張安世已經想象到了。
當即張安世伏地跪下道:“還請陛下收回成命。臣領尚書事便已經使臣身心憔悴,每日幾無兩個時辰休息,然除此外,臣亦領《大漢日報》諸事。
若陛下不說,臣亦會向陛下建言,請除臣《大漢日報》諸事。”
聽尚書令之言,劉進道:“伱且抬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