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傅介子身後卻跟隨者數個想要隨著傅介子等人回長安的商隊。
這些商隊粟特人有、漢人也有、大月氏的、大秦人、大夏人都有。
然而在西域,尤其是地廣人稀的城外,商隊隨時有可能成為盜匪。
因此傅介子是極為警惕,並要制眾人保持距離後,從上空看,一群人如同螞蟻一般走在回長安的路上……
此時已經臨近八月了。
近些時日,大漢的事情頗多,第一次科舉人才選拔八月份進行;出兵協助烏孫也就在近些時日;王翁須又懷孕了,預產期約莫在十一月十二月份左右。再加上夏糧收穫等等諸多事情,自然劉進也比較忙碌。
時間進入道了八月份,經過此前縣、郡兩級別選拔,接近三千人來大漢長安城參與考試。
這三千多人已經是整個華夏各郡國的才俊了。
然僅僅是自己郡國的才俊依舊不夠,他們還需要再次進行激烈的競爭,爭取參與殿試的資格。
最後殿試之上,一較高下。
正是這麼一群才俊前來長安城,一時間竟然整個長安城的謁舍爆滿起來,甚至不少來得晚的都沒地方居住了。
這些學子雖然是不敢鬧事,但卻也有膽前往長安縣府衙、及京兆尹府中求助。
目前的京兆尹乃是衛青之後衛山,此前他曾擔任先帝劉據的奉車都尉,待劉據去世之後,劉進將其從內朝調至外朝,擔任已經升任大司農的霍光空出來的京兆尹的位置。
這衛山行事風格頗有衛青的風格,行事謹慎,穩紮穩打。
這性格倒是非常適合擔任京兆尹。
因此在知曉學生無住宿當即不擺架子,親自出來與學子商議解決此問題。
而這個問題自然也驚動了劉進,他是透過《大漢日報》的百姓來信知曉的這個事情。
這屬於事前未曾想到的事情,在聽聞尚書令張安世的彙報之後,劉進思考了一番做了如下幾點指示:
首先確保來京的學子的暫時居住;
當年開互市的時候劉進曾經建議向匈奴銷售價格便宜且容易損壞的帳篷。
然等真正研發出來的麻布帳篷卻發現製造成本雖然不甚高,但運輸成本實在太高了,因此這群帳篷便砸手裡了,只能仍在倉庫之中吃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劉進穿越以來的一個汙點,因此劉進頗耿耿於懷。
現在聽聞來京學子沒法居住,他第一個便想到的是這批帳篷。
當即劉進便安排人從倉庫中將這一批砸手上的帳篷拿出來,令人在長安城空閒較多的地方安置帳篷,令前來的學子有個能夠暫時棲身的地方。
其次要在學子能夠暫時棲身的基礎紙上,令學子有個比較舒適的居住環境。
劉進立即下令京兆尹徹查長安城適合眾人休息的成片的空餘房間,並令京兆尹聯絡各郡國在長安城的駐紮地,看看能否給各郡國的學子們提供住處。
相關政策在下達之後,劉進又令尚書令張安世在《大漢日報》上進行刊登,安撫這些學子們。
眾學子看皇帝劉進這麼眾人他們的起居,一個個也是頗為激動,甚至不少來得早,沒地方棲身的人甚至熱淚盈眶跪地拜喊:“陛下聖明。”
各項解決學子住宿的政策一出來,明顯能夠感覺的到長安城的眾學子極為雀躍,並搬著行禮前往帳篷處準備住宿。
然剛剛鋪蓋收拾完畢,又有幾個吏員持著什麼東西對眾人喊著:“河東郡的學子有無?河東郡的學子。”
河東郡的眾人一聽,紛紛喊著:“我、我、我是河東郡學子。”
那吏員指著紙上的東西喊道:“叫什麼名字,年歲多少,籍貫何處?”
“我叫馬東,二十有四,籍貫河東郡永安人士。”
吏員尋找著,沒多少便找到名字了,點點頭道:“已經找到了,確實是我河東人,站在我身後,稍等給你等安排住宿之地。”
這叫馬東的學子一臉吃驚的看著這吏員。
而吏員沒理會,繼續對眾人喊道:“河東郡的學子有無,河東郡的學子。”
彷彿是河東郡開了個頭,其他郡國也迅速跟上,紛紛喊著自己郡國的學子。
喜歡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請大家收藏:()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