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考場風波
眾學子尚且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同一郡國的學子在各自的郡國駐京處的房間內紛紛興奮的討論著什麼情況,怎麼突然之間就安排自己入駐郡國駐京處的房間了。
直到第二日,《大漢日報》頭版頭條刊發的“皇帝陛下心繫學子,聖心關情學子食宿”的文章揭開了為什麼各郡國駐京處會如此安排。
此前未有食宿的學子在看完報紙之後無不感激涕零的虛空向劉進拜道:“陛下聖明!”
這一波,劉進收割的眾學子的心可是厲害的很。
當然收割學子人心僅僅是目的之一,而除此之外,劉進還希望透過這行為整飭各郡國的吏治。
文章之中最後寫道:“能來京參加會試之學子,皆一郡國之菁華,然各郡國卻對此菁華不管不顧,試想對普通百姓當如何?
皇帝陛下曾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宜深慎。’
民脂民膏,爾俸爾祿,上天難欺,下民易虐。汝等郡國官員當思急百姓之所急,憂百姓之所憂。
如此方對得起食祿,不負自身職責。”
這篇文章在《大漢日報》頭版頭條發刊,只要是訂閱《大漢日報》的皆能看到。
普通百姓看了,頂多也就拍桌大喊一聲“寫得好”就算了,然而眾身處宦海的官員不少人卻已經揣摩到了皇帝劉進的所思所想了。
當即不少對政治敏感的官員立即透過各種方式告誡在朝中為官的子侄後輩,令他們這段時間定要收斂著,夾起尾巴做人。
此前也已經定下來了,這一次會試的主考官為丞相桑弘羊,副主考官為奉常張賀、光祿勳馬通、宗正劉德、大鴻臚蘇武。
其中大鴻臚蘇武缺席了,目前他手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領兵出西域,協助烏孫抵禦匈奴。
因此其缺席的位置經過商議便由御史大夫趙過頂上了。
八月初五,會試正式開始。
此前眾人已經和劉進商議了許久,因得有三千多人一起參與考試,因此必須要有一個大的空間場所。
分析來分析去,最後想到了太子宮博望苑,那裡乃是當年先帝劉據為太子時候招攬門客的地方。
地方足夠大,經過一番改裝之後,十分適合作為考場之用。
定下來之後,劉進便令將作大匠對博望苑進行修改,以便供學子們進行考試。
八月初五這一日,早上便有人聚集在博望苑外等待著參與考試了。
辰時,一陣鼓聲,宮中已經有謁者出來高聲喊道:“時辰已到,請學子進場。”
眾學子便拼命的擠著往裡面進。
“莫亂,給我守序!”不少當兵的手持棍棒,對著眾學子呵斥到,看到拼命往裡面擠的學子,棍棒便劈頭蓋臉打過來,打的學子生疼卻老實了。
接著,眾學子便來到第一個檢查的關口:察驗身份。
眾學子說人名、籍貫、年歲,並將代表身份識別的符牌遞給察驗的官兵。
官兵一一核對,有對不上號的當即予以扣住,並安排人員審訊。
這種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怎麼可能沒有人鋌而走險?
僅僅是替考,竟然就抓住了幾十個人,這還不帶漏網之魚。
眾學子第一個檢查關口過了便到了第二個檢查關口:防作弊。
劉進早就想到肯定有人會作弊。
而作弊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便是攜帶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