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議題結束,眾人也紛紛開始討論其他議題。
有彙報匈奴又犯邊了的,有彙報何處何處又發生了什麼災害的。
劉進根據各部所提及的策略認真分析並祭祀根據情況安排相應的處置人手。
待朝會散去也不管劉病已是不是能聽懂,將為何如此安排思路再教給劉病已。
一天忙忙碌碌便結束了。
很快便到了二月初二。
糧食安全從古至今都是華夏頭等重視的大問題。
劉進也不例外,他也是依照慣例進行了親耕儀式。
雖然去年的時候劉進已經親耕過了。
其儀式無非是皇帝及參與親耕的眾臣子提前沐浴齋戒,當天的時候來到在城外的籍田上。
到達籍田之上有宗廟神職人員主持儀式,皇帝親自耕種,由天子以耒耜翻一下土,然後太子、諸侯王等三公以上級別的翻三下,卿九下,大夫二十七下,最後“庶民終於千畝”將籍田全都耕完。
然而劉進覺得,不能就這樣做做樣子罷了,來都來了,事都做了,不說點啥表個態實在是不應該。
待儀式結束之後,眾人都還沒散。
當然劉進沒走,眾人也不敢散。
在籍田邊上劉進對著眾人開口道:“諸位。昔日文皇帝曾下詔‘農,天下之本也。其開藉田,朕親率耕……’此後天子親耕便為慣例。
親耕為何?其目的為積貯。
自朕登基以來,素來將糧食增產作為朕最關係的頭等大事。
昔日御史大夫時任搜粟都尉,其潛心研究出代田法,令糧食增產三成以上。
此後朕又將田賦恢復至孝文皇帝時的稅率。
後又行耕牛、農具租借;
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等策
目的便是鼓勵農桑。
也正是我大漢上下齊心,去歲糧食增收遠超以往。
然糧食產量卻仍未恢復至孝景皇帝之時。
朕以為仍當多加努力。
對此,朕希望未來朝廷諸部署當做好如下事務鞏固糧食豐收之態勢。
其一、當效仿趙過,繼續研究糧食增產之耕作法。
若有新成效者,朕不吝封侯!
其二、當繼續防範穀賤傷農,且不可令百姓廢力侍弄天地,令糧食增產卻導致糧食賣不上價格,反倒不如非豐年之時收入。
其三、當保護小農貧農,且不可令小農貧農因疾病、弔喪、婚育等諸多事情致使無錢可用,不得已而賣祖宗傳下來的土地。如今已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且不可令貧者一絲活路不留。
……”
此時此刻,劉進上一世講話能力突然覺醒了,對著下面的眾人長篇大論的說起來。
部分和農業不甚相關的大臣聽得是昏昏欲睡,不少人心中已經腹誹“陛下為何如此能說?”
“……朕今日便講到此。
安世。”
“臣在。”尚書令張安世站出來應道。
劉進點點頭道:“《大漢日報》明日便刊發今日朕親耕之事及朕今日講述之內容。
且回去之後根據朕之講述令相關部署拿出具體可行的鼓勵農桑之策,且去施行。
御史大夫趙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