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頗願意在劉進手下幹事。
雖然未有什麼明文規定,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明顯能夠發現劉進與之前的皇帝頗為不同。
首先,眾人發現,劉進不濫殺。
像是以前,若是皇帝看某個人不順眼,或某個人與皇帝有不同意見,皇帝找個藉口就能治你得罪。
沒錯,漢武帝時期大司農顏異的例子又被拉了出來。
當年大司農顏異因對白鹿皮幣有不同意見,就因為嘴唇動了一下便被掛上了“腹誹”的名號。
還有廣安侯任越人為太常的時候,藉口供奉廟宇的酒酸便被治罪。
甚至宗廟掉了一塊瓦,太常都得提心吊膽的,說不得就因為這個直接被皇帝給幹掉了。
然,反觀劉進,即便是有些人意見與其相左,只要言之有理,劉進都會予以考慮。
自劉進上臺,不少奏疏也是上奏這裡有災害當由誰死來謝罪,哪裡有異象,當誰自殺以謝罪。對於這樣的扯淡奏疏,劉進直接打x。
他從來沒有因為什麼天象、天人感應之類的殺過臣子。
殺臣子的例子,劉進親自批閱的也僅有幾個履職嚴重不利造成嚴重後果的、貪汙腐敗數額巨大的、以及殺人等等情況。
因此,劉進之仁眾人也感受得到,在任的官員誰不想有幾分安全感?
因此都想讓劉進在皇位上能夠呆的久一些。
誰知道劉進的繼任者是什麼樣的人。
因此大家都劉進的身體都是極為關心的。
看劉進只是有些疲倦,眾人方才放心。
坐定,劉進打了個哈欠對眾人道:“昨日連夜批閱奏疏稍晚,故朕今日起遲了,此乃朕之過。
好了,不再談此,今日朝議朕有一事需諸位討論。
尚書令。”
尚書令張安世起身道:“臣在。”
劉進道:“將朕昨日所書,伱等整理之內容給眾公卿傳閱一番。”
“唯。”張安世應道,接著招招手令一拿著潤色的劉進的關於將鼓勵婚育納為律令的草稿給眾人。
眾人傳閱著看起來。
先是丞相、接著御史大夫,之後便是九卿。
待看完,劉進並未立刻說話,堂下的眾人竊竊私語起來。
劉進並未打斷,而是過了一會方才說道:“諸位,可有何意見?”
眾人相互看了看,丞相桑弘羊首先站起來道:“陛下老臣以為鼓勵婚育之律令當出。
此草稿也令人耳目一新。
然臣以為,部分條目卻有待商榷。”
“哦?”劉進疑惑道,“何處。”
丞相桑弘羊道:“如此條,直系親屬及旁系三代以內有血緣之姻親不可成婚。
臣以為不妥。”
這個重視血緣的時代,對於親上加親是很受推崇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