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又有人上前道:“殿下以為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如何?”
劉進道:“其書名論天,實為論人,可為人學。”
此人笑了一聲,彷佛什麼陰謀得逞了,開口說道:“陛下曾言,獨尊儒術,表彰《六經》。殿下當如何看待?”
劉進一聽,知曉真正的殺招來了,當即劉進開口道:“我認同陛下之言。”
此人懵了,瞪著劉進,心中想著“這不對啊!其自行所言之學說,當與陛下之言矛盾才是啊!”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劉進進一步解釋道:“無論何學,皆應經世致用。
陛下獨尊儒術,道家、法家、儒家均為人學。
其經世致用皆為治國,昔日秦國重用法家之學,方可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
然法家規矩之嚴酷,可於亂世強國卻不可盛世治國,始皇帝未明其理,至大秦二世而亡。
顧法家雖為人學,卻不通人世之變化。
牧民之道,務在安之。儒家之言,行仁政、而知禮樂,順人情、而理尊卑。方乃盛世治國之道。
我大漢正當盛世,陛下獨尊儒術,表彰《六經》何錯之有?”
這話術厲害了,並未超脫其三學之劃分,且直接將獨尊儒術和大漢盛世聯絡起來了。
然而劉進此言一出,所有儒家人士都給幹沉默了,這話說的太露骨了,直接就說漢武帝獨尊儒術,表彰《六經》是因為儒家適應現在的情況的需要,雖然未說等儒家不適應現在的情況,當如何,然如劉進之所言,儒學乃人學之分支,人學具體有幾何,還不是由在位上的人說了算?
不少儒者相互看了看,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麼。
至於劉進,見眾人未再言語,開口說道:“今日不談道學、人學,專門談一談物學中力學。
表兄,請試言之。”
說完,劉進起身,請一旁的史高坐下,開始具體講解一下力學的內容。
看劉進起身,一些腦子裡根深蒂固的“勞心者治人”思想的人紛紛離場,開始思索當如何反駁劉進之言。
一些儒家的衛道士,則腦袋亂哄哄的,不知在想什麼。
太學之中,竟然沒剩幾個人了。
而剛剛劉進所問的為何會有太陽為何東昇西落等幾個問題,有好奇之人自然頗感興趣,紛紛留下準備聽一聽,這所謂的力學是什麼。
史高見眾人好些人離去,他有些失望,但看著那麼多人留在這裡,史高安慰知己心中道:“尚有如此之多人,只要有一人,力學定然如燧人氏之火焰,越燒越旺。”
待坐定,史高開始講解起來,開口道:“琅琊王殿下剛剛曾言,力學乃物學之分支,其源於《墨經》‘力,刑(形)之所以奮也’,
然其所言頗為簡略,吾探究一番,試著講解,有不足之處,請諸位海涵。”
說完,起身拜了拜,才坐下開始正式講解:“此有三點需說明,力有大小之區別、力有前後左右之區別、力有著力點之區別……”
史高開始洋洋灑灑的講解起來,劉進在旁邊觀察著眾人,有些在聽聞史高之講解,若有所思;有的則是一臉茫然;還有部分專心致志,且是不是在紙上記錄;更有一些坐立不安,卻又不好意思離場。
有幾個認真聽講明顯聽得進去的人,劉進指著他們,對身邊的侍從說道:“待史高講學結束後,你令人叫住那幾人,稍後我有話與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