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此令,劉進便找來了丞相田千秋和大鴻臚前來。
待二人前來,看到劉進,二人向劉進行了一禮。
劉進回禮後,眾人坐定。
劉進開口:“丞相、大鴻臚。此番前來乃是奉陛下之命,選出出使匈奴之人。
此乃陛下詔書,請二位過目。”
說完,劉進將詔書遞了上去。
丞相看完,交給了大鴻臚,大鴻臚看完,還給了了劉進。
劉進將詔書收起來道:“此番前去匈奴,乃是商議大漢及匈奴開互市之事。
此事極為重要,甚至關乎未來數十乃至上百年對匈奴應對之策。
許得找一忠貞、機智、能言善辯、有出使經驗、知曉匈奴民俗風情且為人八面玲瓏之人。
不知二位可有何人選?”
丞相腦海中首先便閃過了一個人,但是他沒有說,而是捋了一下鬍子道:“大鴻臚可有何人選?”
大鴻臚除掌禮儀之外,也掌內外諸侯出使之事,因此丞相詢問大鴻臚倒也是沒什麼問題。
然而大鴻臚卻是剛上任,自己手下的人都還不熟悉呢,雖然也有個別人選滿足劉進的條件,但其人身份有點特殊,因此讓他推薦人選,確實有點難為他了。
尤其是聽到出使的人要求還挺高,大鴻臚就更不願意出頭了,因此推卸責任道:“殿下、臣以為掌外交往之事,或可令典屬國推薦個人選。”
聽到這話,劉進已經頗為不悅了,但劉進並未發作,而是吩咐道:“來人,令典屬國來此。”
沒多久,典屬國便來到此處,分別向琅琊王、丞相、大鴻臚行禮後,劉進又問道:“陛下令我掌與匈奴開互市之事,需找尋一忠貞、機智、能言善辯、有出使經驗、知曉匈奴民俗風情且為人八面玲瓏之人。
大鴻臚有言,典屬國掌對外交往之事,建議由你推薦個出使人選。典屬國,你可有推薦人選?”
典屬國一聽,心中也想到了一人,但是最近關於劉進的傳聞,他又不是沒聽說,一看這情況,便知道,丞相和大鴻臚都未說,這個出頭鳥,自己也不能當,當即典屬國一臉委屈道:“殿下,典屬國掌蠻夷降者之事。
匈奴未降大漢,典屬國豈有權與匈奴交往?”
聽到此言,劉進終於怒了,腳下直接將身前的几子踹倒道:“只是令汝等推薦一出使匈奴人選,竟然你推給我,我推給你!
若都如你等做事,我大漢不如亡了算了!”
看劉進發怒,大鴻臚及典屬國皆瑟瑟發抖,不敢說話。
這時候丞相田千秋無奈嘆息一聲,知道再不出頭確實有點不大合適了,因此,才不緊不慢的說道:“殿下,按說此推薦人選本不應由我置喙。”
然劉進卻站起來,行禮道:“丞相乃百官之長,朝中諸事,皆可過問,豈能言此?”
田千秋接著說道:“豈敢豈敢。
臣此前乃大鴻臚,倒是有一人選推薦,也不知合適不合適。只是此人……”
田千秋此時有些遲疑是不是向劉進推薦。
劉進看田千秋吞吞吐吐的,趕緊說道:“丞相不若直說便好。若是難請,孤願親自前往向相請。”
田千秋聽此,看了劉進一眼道:“此人乃東方賢,博學多才,且精通匈奴語言,陛下曾令其多次出使匈奴,未嘗耽誤過使命。”
“倒是和文君一姓的。”劉進心中閃過一個念頭,接著說道:“既然此人如此合適,不如便令其持節出使匈奴如何?”
大鴻臚、典屬國聽劉進說話,相互看了看,低下頭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