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一聽,更加感興趣了,他抬頭看了一眼劉進道:“你且說說。”
劉進道:“陛下可知匈奴所牧之牲畜多為牛、羊、夏羊、馬類?”
在漢朝,綿羊被稱之為羊,而山羊則被稱之為夏羊。
漢武帝點了點頭。
劉進道:“陛下可知夏羊和羊飲食不同?”
對於這一點,漢武帝還是第一次聽說,饒有興致的說道:“你且說說有何不同?”
劉進道:“羊吃草僅食草之莖葉,但夏羊卻不僅食草之莖葉,且喜用蹄將草根刨出,將草根吃掉。
因此夏羊群所行之處,草地再次長草極為困難,若長此以往,此地便成為荒漠,寸草不生。
若荒漠擴大,令匈奴不足以養育如此多的牲畜,屆時匈奴便不得不令部落遷徙至他處。
且匈奴居無定所,常住羊毛所制之氈的帳篷。
羊可產羊毛,但夏羊卻毛髮稀少。
還可用此,操作一番,也能令匈奴受控於我。”
漢武帝心中一動道:“果真如此?”
劉進道:“若陛下不信,可令人察驗一番。”
漢武帝未耽誤,直接令人前去觀察去了。
觀察者按照漢武帝的吩咐看了看山羊和綿羊的吃草習慣是不是如劉進所說的那樣。
檢視之人趕緊去檢視了一番,果然如劉進所說。
後面的,雖然劉進沒有再說,但漢武帝卻已經想好後面應該怎麼做了,見屋中僅剩兩人,漢武帝眯著眼道:“進兒之意,乃是效彷管子,與匈奴建互市,高價購買匈奴之夏羊,而壓低羊之價格,鼓勵匈奴多養夏羊,破壞匈奴之地草原?”
劉進點點頭說道:“陛下之言正是孫兒所想。不過孫兒還想補充幾分。
還可在互市低價售賣草原帳篷,帳篷定然要有如下特點:一是價格必須要比匈奴帳篷舒適且便宜,尤其是便宜,要令匈奴百姓覺得自己做不如在互市購置帳篷為好。
二是要易損,尤其是長途跋涉之中易損。要令匈奴在必須要用帳篷之時,不前來購置帳篷便無帳篷可用。
這樣一來破壞匈奴之草原乃是長期國策,
若行征伐之時,可突然令夏羊跌價,帳篷禁銷。
令匈奴猝不及防之下減畜減丁。
陛下以為如何?”
劉進此計確實有點殘忍了,竟然使用使草原荒漠化這樣的毒計,但是反過來說,若是此國策施行數十上百年,確實可以令大北方草原逐漸變為荒漠,如此一來,華夏數千年北部遊牧民族的威脅或可從根上得到解決。
漢武帝聽此,眯著眼思考了一會,對外面喊道:“來人。”
聽到漢武帝的喊聲,外面等待著的人趕緊進來向漢武帝行禮道:“陛下。”
漢武帝道:“傳詔,本次匈奴談判之事及未來應對匈奴之事由琅琊王全權負責。”
“唯。”趕過來的尚書檯郎官應了一聲。
劉進聽此,倒也沒什麼意外,跪地拜道:“孫兒領詔。”
漢武帝接著說道:“進兒今日你便用馳道,返回長安,處理此事去吧,且大膽去做,若有不聽令者,令他來找朕!”
“唯。”劉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