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訊息之前,便已然確定了大陳國攻打的目標,所以提前做了一番功課。
因為雁門關乃是大夜國邊境的一處算是連結異國商業通道的地方,所以這裡比起其他城池來,會顯得更重要一些。
正因如此,這雁門關城牆守護,也是更為高階的。
可就算是這樣,雁門關也是無法同整個大陳國派出的十餘萬兵馬相媲美,所以才有了雁門關的守將千里送信的事情。
對於這個問題,即影鷹也是知道的。
他眼下就是擔心,倘若大陳國留在邊境的兵力人數過多,那這對他們來說,可是極其不利的。
況且,即影鷹覺得,如果可以的話,兩國之間能夠議和最好。
畢竟,這一次大陳國來犯,大夜國只會選擇抵抗,至於反攻,目前是不會的。
這裡頭的內情,牽扯到了國情,一時半兒的也說不清楚,只能說,這間事情並不是那般簡單的就是了。
只能說,在確定兩國之間,不會展開什麼事關生死的大戰。即影鷹是不希望他們之間開戰的。
如此情況下,若是能夠議和,自然是最好的。
這是唯一能夠讓百姓暫且免受戰亂之苦的辦法。
只是,他們既然生逢亂世,就註定是不會太平的。
太叔恭看出了即影鷹的想法,也是跟著一嘆。
其實,太叔恭之所以會選擇即影鷹,除了有自己的目的之外,還有一個便是……因為即影鷹宅心仁厚,但卻又不婦人之仁。
能夠將宅心仁厚與婦人之仁這二者區別清楚的人,才能夠算是一個真正成功的人。
而即影鷹身上就恰好有這樣的特質,如在在如今這亂世之中,的確是能夠作為不可多得的帝王之才。
對於太叔恭的想法,即影鷹自然是不清楚的。
就太叔恭考慮到的問題,即影鷹自己卻是沒有意識到的。
當然,若是即影鷹意識到了,那就難免有些“作秀”的嫌疑了,即心術不正。
若是那樣,他也就不值得太叔恭輔佐了。
說來說去,所有的因果都是種下了,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都已經確定了,所以往事也沒什麼好想的。
說來,京城和雁門關的距離,便是雁門關的守城將領日夜不休的趕路,也花了兩天時間。
而他們這一行大軍浩浩蕩蕩的,自然是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夠抵達目的所在了。
莫約三天後。
一路疾行的大夜國軍隊,終於從京城趕到了距離雁門關間隔三里的阜城。
從守城將領離開雁門關,再到他們的大軍支援,距離大陳國來犯,已然過了五日時間。
這五日裡,雁門關會生出什麼意外,誰也不知道,所以,即影鷹在三里外,便讓大軍停下了。
他準備親自去前面探探情況。
太叔恭知曉他的心思之後,也是自請跟隨。
對此,即影鷹直接應允了,若是有軍師的幫助,的確會省事一些。
……
即影鷹和太叔恭二人,帶著子鼠以及兩位親信趁著夜色,摸到了雁門關前。
按說,天酈將軍率軍支援的訊息,已然是傳遍了整個雁門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