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珪本想帶著劉夷希一同上去的,但不知為何,劉夷希卻跟著這群士兵走了。孫珪淡然一笑,他知道這件事情對劉夷希造成了不小陰影。
既然如此,那就由他去吧!
越靠近前門,喊殺聲越來越清晰;在那將官的帶領下,孫珪走上城樓,隨即便看見這一幹士兵舉著巨石滾木,朝著城外扔下去。
走近城牆邊緣,孫珪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城下軍隊猶如芝麻點一樣,密集繁多;雖然這般情況孫珪在天武關也見過一兩次,但在這中原腹地,倒也是第一次。
如此多的軍隊,即便是步兵,自己帶著那一萬騎兵沖殺也多半會損失慘重,既然如此,那便不能使用強攻這等愚蠢的計策。
遇到這麼多人,強攻都是愚舉;所以,前人才發明瞭計謀這種玩意兒。
“這麼多人……要全部殺完還是火攻最好。”孫珪皺了皺眉頭,自言自語的說道。
不過火攻還是需要天時地利的,更何況有了天時地利,火計都不一定能夠成功。孫珪遠遠望去,見梁寶的軍帳就在不遠處,佔地極大;雖然說自城牆上能夠清楚看到敵軍,但這麼大的一片原野地,對著如此佔地的營帳,要想發起火攻也是極其困難的。
“這城中可有大量柴草燃油?”
見孫珪提問,那將官立馬答道:“回將軍的話,這些東西在城東庫房中應該還有不少。”
“敢在庫房存燃油柴草?你們這太守膽子也真夠大的,也不怕燒了這個城!”
孫珪見有柴草燃油,心中的把握也多了幾分;不過他初來乍到,還不知道梁寶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若是這梁寶心思縝密,那自己這計謀多半都會失敗;若是一個普通的叛軍將領,自己帶著一萬人也足夠剿殺他們了。
“今夜準備好我所需要的東西,一戰定勝負!”
……………………………………
梁寶軍帳南方數公裡處,夏孟正領著他那一點人馬,在樹蔭下面悠然乘涼;至於前方戰事,現在還不是他需要擔心的,畢竟這兩千人馬,還真的不夠看的。
侯元淳則是一直站在夏孟身旁,像是充當著護衛作用。這侯氏兄弟雖然個個武藝高強,而且都比夏孟大好幾歲;但是,他們二人卻是極其謙讓的把領導的位置讓給了夏孟。
在他們看來,他們兩個不過是一介莽夫,若是要和幾個乃至幾十個人打架,他們勢必是碾壓夏孟的;但是也僅此而已了。
夏孟讀書比他們多,社會經驗也比他們豐富;雖然夏孟還很年輕,但是作為他們的領導也是綽綽有餘的。
忽然,侯元淳笑了起來,朝身旁說道:“你二哥回來了。”
原本躺著的夏孟聽見這句話,立馬坐了起來。他看著遠遠走過來的侯明淵,嘴角微微翹了起來。
“想來是已經見到你那故人了。”
對於侯元淳這句話,夏孟不置可否,畢竟這是必然的事情。侯明淵只要把自己所在的位置告訴給孫珪,讓他知道自己來了,那他的任務便是完成了。
侯明淵下馬之後,朝夏孟二人走了過來。面對這兩個人,他也不需要太過拘束,笑道:“孫珪那邊有一萬左右的騎兵,足以守下潁川;我也將我們的位置告訴給他了。”
夏孟點了點頭,又重新躺了下來;而侯氏兄弟則是坐在他的旁邊,也是一副悠閑的模樣,絲毫沒有要打仗的感覺。
並不是這三人有多大信心,他們早已得到情報,梁寶糧秣將盡;要打,也就只有這麼幾天了。糧盡之後,梁寶要麼會撤退,要麼軍隊會嘩變;反正這二者之一,對於夏孟而言都是好事。
他們在這裡駐紮,以逸待勞。若是梁寶撤退,夏孟帶兵從這裡打他個措手不及;那梁寶士氣全無,加之不知道夏孟手下到底多少人馬,即便兩千人也能打他個大勝仗。
若是軍隊嘩變,夏孟則能趁機招收些梁寶手下計程車兵,壯大自己的力量,然後反攻過去,依然能夠打下這場戰鬥。
所以,孫珪只需要守住這個潁川城便可。
夏孟之所以不去和孫珪彙合,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兩千人嗎杯水車薪的緣故。在夏孟看來,要幹一番大事業,就不能在別人的手下做事。若夏孟和孫珪彙合,勢必會聽從孫珪的調遣。
他與孫珪,本來就是競爭關系,從來就沒有所謂的盟約,最多算是個知音。
但,知音分兩種,一種是至交,一種是敵人……
若到時候自己再想退出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