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她沒有吃早膳,也不會和她一張桌子吃飯了。因為李軒不喜歡下人和主子同桌吃,認為這不成體統...
餘桐很想告訴他,自己也是下人中的一份子。
李軒把這件事忽略過去了。對李軒來說,餘桐和他是一國的,軒宇堂所有的人都是供主子差遣。
一邊吃餃子,餘桐一邊問小娟:“你一會兒要練字嗎?我今天哪裡都不去。”
“我的帖子已經寫完了...”現在不能出門。
“我那裡還有字帖,你喜歡寫全給你了。”
“可是...”那是三少爺特意買給小主子的字帖。
“你就用吧,留著我不寫也是浪費。三少爺不會知道。”
又勸了幾句,小娟總算答應下來。餘桐也鬆了口氣。她總覺得虧欠了小娟,能在李軒看不見的地方對她們好一點,她的良心才好受一些。
小娟是個很用功的人,跟著餘桐學認字幾年,大部分的字都能認全了。現在庫房歸她管,記賬這些也都是小娟負責。
紫玉把外頭交過來的一封信拿給太太。
看完信件,太太臉色忽變,手裡拿著信件來回走。
“紫玉,去把三少爺請來。”太太道:“說我有急事,立刻過來。”
李軒很快來了,不及請安,太太把信件遞給他。
匆匆一看,李軒雖有詫異,但還算鎮定。
他詢問的看向對方:“太太,這是...”讓他看這個,是何意。
“你如今已弱冠之年,主意也大。”太太急切的看著李軒道:“你看這個事兒可如何是好?”
按理說,李軒的婚事全由父母包辦,問都不用問過他本人。
但現在情況不同,太太自己也拿不定注意,又沒有一個商量的人。只好直接問李軒了。
李軒把信件放下,想了半晌,道:“太太,依兒子之見。此乃多事之秋,咱們尚且自顧不暇。如今京都的情形如何不得知,不如趁此時和他們撇幹淨。也免受他們的連累,斷了李府百年根基。”
“我也知道這個理。”太太蹙眉:“如此未免太過冷情,況且又是老爺指的婚事,倒委屈了你...”
“想必老爺在天之靈,也會如此取捨。”李府安穩壯大才是老爺一輩子的宏願。
“容我再想一想。”太太看著眼前風貌卓然的李軒,不由百感升起,她道:“聽聞你拜崔老先生為師?”
“兒子不才,確有此事。”
“崔家是有名望的世家,常人都不入崔老先生的眼。你倒是和他有緣。雖不許隨意出府,若是軒兒出去,我倒是放心,你時常也去崔家多看望老先生。”
“謝謝太太為軒兒著想,兒子原想明天去崔家一趟。”
“正該如此。”太太連連點頭,對紫玉道:“你去庫房裡,把老爺珍藏的那副前朝字畫拿來。”
一旁的李軒垂眸。
紫玉很快拿來字畫,太太轉手交於李軒:“此古畫是老爺生前最喜愛的一副。崔老先生是個文雅人,想來必是喜歡。”
李軒再次感謝太太的慷慨解囊。
說完了正事,李軒便告辭了。
太太解了一件棘手事,惶急的心也定了些。
李軒的未婚妻家裡忽然讓人把財産交由李府代保管。
太太見送來的大箱大櫃與書信,和老爺經歷過風雨的她立刻察覺不對勁。待請來李軒商議,她決定聽取李軒的意見,並且立刻著手解除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