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濤反駁道,“若以年齡定才能,未免膚淺。且聖上還是當打之年,擇郡王培養輔國也不過是為穩一時民心。等端王安然迴歸,或日後宮中再有所出,自還是以天家血脈為重。”
再次被駁了話,許相逢臉色未變,眼神卻陰沉了下來,“王大人此言是否迂腐了些?如此言論,豈非視郡王們為工具,是天下百姓如愚民?”
“話雖不中聽,自古傳下來的規矩卻是如此。”
王衛濤乾脆垂下了眼,假裝看不出許相逢的不滿,將跟他作對這事兒進行到底,“若非天家血親實在昏庸,不該以宗室子亂江山傳承。”
此言一出,朝臣譁然,紛紛看向高座上的皇帝。
王衛濤這話說得已經不只是不中聽,甚至有些大逆不道了。
但破罐子破摔的皇帝卻像是看了一場好戲,身心沉淪其中,直到朝臣們齊齊看過來時才猛然驚醒,含糊地糊弄,“許相和王愛卿所言皆在理,便從京中國子監的兩位郡王裡擇優培養,暫為輔國。著舒王暫理南疆事務,全力搜尋端王下落。”
見許相逢還有話要說,皇帝直接一擺手,“朕乏了,此事就這樣定下。輔國人選一事,就有勞許相和王愛卿費心了。”
“為聖上分憂是臣的本分。”
王衛濤連忙接上話將這事定死,惹得許相逢又多看了他一眼。
只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先前堅持召回舒王的許相逢,在皇帝定下這事後,卻也沒再反駁,只是朝著皇帝一拱手,順了皇帝的意,“能為聖上分憂,老臣榮幸之至。”
皇帝點了頭,宣佈了散朝。
待皇帝走後,眾朝臣卻沒做鳥獸散,而是三五成群地互相觀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後還是王衛濤先破開僵局,走到許相逢身前,朝他一揖手,“西戎皇子與明榮郡主和親一事,以及西戎使臣歸國之事,都是不容出差錯的大事。丞相操心此兩件已是夠費心勞力,擇選輔國郡王一事,丞相有什麼要求建議只管說予下官,下官必盡心竭力為聖上和丞相分憂。”
“王大人要統管兵部,如今又要協管御史臺,事務可不比老夫輕鬆多少。”
許相逢輕抬眼皮看向看似恭敬的王衛濤,“老夫雖然上了年紀,但還沒到事事都要指使年輕人的地步。擇選輔國郡王是關乎社稷的大事,聖上將如此重任委託於我,是看重我,我又怎好推脫給王大人?”
眼見兩人僵著,新任戶部尚書扯著笑臉上前開了口,“二位大人得聖上看重,才事務繁忙,諸事累身,實是讓我等閒暇庸人羨慕不已,慚愧不已啊!”
“劉大人年紀輕輕就官至尚書,以庸人自居,未免過於自謙了。”
王衛濤藉著劉勤的話下了坡,卻也不忘隔應許相逢,“這朝堂到底最後還是得靠你們這樣的年輕人。”
劉勤瞥了眼許相逢的臉色,陪著笑打圓場,“晚輩跟老師比起來還差的遠呢,還得向二位大人多多學習才是。”
“如劉大人這般謙遜的年輕人,可不多了。”
許相逢睨著王衛濤意有所指地說著,又對劉勤道,“劉大人只要莫踩坑,未來會有個好前程的。”
說罷,許相逢拍了拍劉勤的肩膀,在劉勤的連聲道謝里離去。
喜歡重生之將女為帝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將女為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