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與賈政說了幾句閒話,便告辭出來,走榮國府東邊夾道,往梨香院去。
途徑榮國府東側,原本榮國府下人住的裙房,正在拆除。
薛蟠回到梨香院,早有候在門口的小丫頭進去稟報了薛母,薛蟠來到薛母的正房,向薛母請了安,被薛母拉住上上下下好好打量了一番,說道,“我兒在外邊受苦了,為娘看你又瘦了一些。”
薛蟠笑著,拉住薛母坐下,說道,“孩兒沒吃什麼苦,去長蘆鹽場是做上官的,又不需要孩兒真的動手做什麼事情,反倒是吃了不少海鮮——孩兒讓人送過來的海鮮,母親吃了麼?”
薛母笑道,“吃了吃了!我兒這次回京,能呆多久?”
薛蟠說道,“這次孩兒準備在京城過完春節,等年後再回天津。”
薛母聞言,拍手笑道,“好好好,那今年我們一家人還是能團團圓圓的過除夕,為娘原本還擔心你要在天津過年了呢,你之前從來沒有操持過這些,金釧兒和茜雪也都不是經過事的,為娘擔心你這個年過不好,如今好了。”
薛蟠笑著應是,又被薛母問了幾句在天津的日常,諸如住得好不好,吃得習不習慣之類,薛蟠一一答了。
閒話敘過,薛蟠問道,“大表姐獲封德妃,府中這些時日,多了不少熱鬧吧。”
薛母說道,“可不是呢!前幾天府裡前來道賀的賓客真的是絡繹不絕,‘四王八公’其他幾家的老誥命都來了,為娘也被拉過去,接待了不少人呢。”
薛蟠問道,“母親可曾進宮見過娘娘?”
薛母說道,“為娘正要跟你說呢,前幾日宮中又下恩旨,言說世上至大莫如‘孝’字,當今聖上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盡孝意,宮中嬪妃才人等皆是入宮多年,拋離父母音容,不能相見,倘若因此思念成疾,不免有傷天和。
“於是當今聖上啟奏太上皇、皇太后,從今往後,每月逢二六日期,恩准嬪妃才人的卷屬入宮請候看視。
“正好前日便是臘月初二,老太太和你姨媽入宮請見的時候,把為娘也帶上了,讓為娘也有幸拜見了娘娘。”
薛蟠聞言點了點頭,又問道,“孩兒剛才從前面過來,看到東邊下人的裙房正在拆除,不知是何緣由?”
薛母說道,“是太上皇和皇太后,深贊當今聖上至孝純仁,體天格物,因此二位老聖人又下恩旨,說嬪妃卷屬入宮,礙於國體禮儀制度,親人雖能相見,卻難以暢意,於是開啟方便之恩,除二六日入宮之外,凡有重宇別院之家,可以駐蹕關防,准許奏請內廷鸞輿入其私第,讓嬪妃才人可以骨肉團聚,得享天倫。
“此旨一下,各家外戚,莫不歡欣踴躍,感恩戴德,宮中幾位貴妃貴人的孃家,都要修建省親別院呢。
“這邊府上自然也不會落於人後,也要修建別院,這兩日你姨丈他們正在商議,是在城外另尋地方,還是就在府中蓋造——現在開始拆除東邊下人的裙房,想來是議定了,要在府中建造了。”
薛蟠點頭說道,“如此一來,我們仍在府中借住,就不方便了。”
薛母說道,“雖然有些不便,但是想來你姨丈、姨媽會安排好的。”
薛蟠說道,“孩兒知道母親和姨媽好不容易見面,不願意就此離別,不想搬到城東去,就在附近買了一座宅院,已經命人收拾好了,本來打算是等過完年,就請母親和妹妹搬過去,現在既然這邊府上要修建省親別院,那就早些時日搬過去吧。”
薛母說道,“你在這邊又買了個宅子?”
薛蟠點頭說道,“正是,而且離榮國府很近,只有不到一里遠,乘車來往,都用不了一刻鐘,母親搬過去後,也可以和這邊府上常來常往,不會耽擱您和姨媽親近的。”
薛母遲疑道,“這個,怕是你姨媽還要挽留呀。”
薛蟠說道,“這件事,孩兒會親自請示過姨丈、姨媽的,母親這邊可以先準備起來,免得事到臨頭忙亂。”
母子二人正說著話,忽聽得外邊一陣鶯鶯燕燕,原來是眾姐妹得知薛蟠回府,一起過來看望他。
等眾姐妹進屋,和薛蟠見了禮,敘過別情,在裡間炕上坐下,薛蟠也在炕沿上坐著,與眾姐妹閒聊。
林黛玉先問道,“哥哥這次回來,能住多久?”
薛蟠說道,“能過完春節。”
眾姐妹聽他能在京中停留一個來月,都露出笑容。
林黛玉笑著說道,“可惜哥哥回來晚了幾日,錯過了府上的這場大熱鬧。”
薛蟠說道,“大表姐獲封德妃,確實是一件大喜事,我收到訊息,本來也是想立即趕回來的,只是不巧公事纏身,才延誤了幾日,錯過了府中的慶祝。”
賈探春說道,“現在府中開始修建省親別院,等到別院建好,奏請大姐姐回府省親,那場熱鬧,哥哥不要再錯過就好了。”
薛蟠說道,“那場盛事,確實缺席不得,等到大表姐歸省日期確定,我會提前安排好時間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