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雖然外任天津,也在第一時間,得聞了賈元春加封德妃的訊息。
紅樓故事,至此才算是掀起大幕。
因為薛蟠,賈珍在府內有夏竹拌住手腳,在外又有冰球聯賽可供操持,於是沒有了攻略秦可卿的空閒,於是紅樓故事少了一個大情節。
但是賈元春封妃,卻沒有受到影響,如期而至。
接下來,便是營建省親別墅,接待賈元春省親了。
薛蟠對此本是不甚在意的,也沒打算過多摻和。
又是幾場大雪落下,長蘆鹽業公司第一生產基地的建設,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不過在薛蟠充足的後勤保障的加持下,建設進度依然在計劃之中。
率先建成的廠房,已經在嘗試用煮鹽法制鹽了,只是因為天冷冰凍,渤海沿岸數里之地,都被冰封上了,汲取海水,倒成了一項難事。
沿岸的海冰,凝結了足有數尺之後,想要掘開洞口,著實不易;延伸出去的海冰,雖然有凝結得薄的,但是又有破裂的風險。
在汲取海水的時候,接連出了兩次事故,導致數名取水的鹽戶落水,所幸搶救及時,都無性命之憂。
馬騰把困難彙報給薛蟠,薛蟠親自來到海邊視察,想出兩個辦法。
其一,是在凝結厚實的冰面處,建造冰屋,讓取水鹽戶在冰屋裡開鑿冰洞,並派專人值守,防止鑿開的冰洞再次凍結,方便持續取水。
其二,是用炸藥爆破冰層,再行取水。
第一個辦法只適合小規模取水,現在試生產,還能供應,等到生產基地建成,大規模開工之後,取水速度可能會供應不及。
第二個辦法雖然要用到不少炸藥,但是炸開一次冰面,可以連續取水多日,等到冰面再次凍結之後,才需繼續爆破,總的算來,也頗合算。
於是馬騰便兩個辦法一起使用。
沒想到,第二個爆破冰層的方法,還獲得一項意外的好處——用炸藥爆破冰層的時候,藏著冰面下的海魚,被炸死震暈不少,被鹽戶撈取上來,改善了伙食。
天津瀕臨渤海,但是因為地處與滿清交戰的前線,所以漁業並不發達,而且這個時代捕撈技術落後,海里魚產豐富,卻沒有多少辦法捕撈上來。
薛蟠原還想著,到了天津,就能天天吃海鮮了,到了天津之後,才發現自己是想多了。
當然,以他的官職財力,真要天天吃海鮮,也不是沒有辦法,不過是要讓漁民冒險出海罷了。
但薛蟠不是那種為了一己私利,就枉顧百姓安危的人,更何況冬天的渤海,漁船都被封在港口裡,根本出不得海。
現在卻因為要破冰取水,附帶著捕獲了不少海魚,足夠讓薛蟠嚐鮮了。
吃不完的,甚至往史鼎的天津左衛送了不少。
還趁著天冷,海魚被捕撈上來之後,就被冰凍,可以長時間保鮮,薛蟠還命人給京城送去了些,讓薛母、眾姐妹,以及寧榮二府也都嚐了鮮。
最後乾脆讓暫時沒有事情做的鹽戶,組織成捕魚隊,把捕撈海魚做成一項產業,趁著京城冬季物資貴乏,運進京去售賣,能讓鹽業公司獲利的同時,也豐富了京城的物產。
長蘆鹽場的鹽戶,尚未在製鹽改革中獲利,便先在捕撈方面有所進益,對薛蟠這個新任上官,多了些信心。
薛蟠把長蘆鹽場的事情安排好之後,時間來到永昭四年的十二月,決定回京城,處理煤務提舉司和崇文門稅關衙門的公事,順便探看薛母與眾姐妹。
這是薛蟠在身兼三職的情況下,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每隔一個月,在京城和天津之間調換一下,儘量做到對三個衙門事務的兼顧。
實際上,薛蟠作為煤務提舉司、長蘆鹽場、崇文門稅關衙門的主官,真正需要他親力親為的事情並不多。
煤務提舉司和崇文門稅關衙門的日常事務,經過之前一年的協調,已經有了一定成規,下面的人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執行,就不會出什麼大錯。
煤務提舉司這邊有賈芸,崇文門稅關衙門也有韓濤坐鎮,下面的人都被薛蟠收服,沒有人敢趁他不在搗亂。
長蘆鹽政這邊,一切草創,但是開平煤礦有梁鵬,鹽場這邊也有馬騰盯著,旁邊又有執掌天津左衛數千兵馬的史鼎看顧,就算薛蟠暫時離開,也不會鬧出什麼大亂子。
至於已經開工生產的長蘆鹽業公司第一生產基地,試生產出來的鹽,薛蟠命令暫時囤積起來,先不投放到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