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成為的磚廠,不顯山不露水的,每個月的盈利,也遠在糧鋪、布店、書鋪、茶鋪、木材鋪之上。
而京城入夏之後,薛家商號又推出了一項新業務——賣冰!
去年冬天,為了儘可能多的安置災民,薛蟠命人開設了一個採冰、製冰廠,設定了幾座巨大的冰窖,儲藏了大量的冰塊。
京城所處的地理位置,正是冬冷夏熱的所在,冬天氣溫能低到零下二三十度,滴水成冰;夏天又能熱到三四十度,尤其是內城,被四面城牆團團圍住,密不透風,更顯燥熱。
在這樣的天氣裡,房中若是能有一塊冰磚降溫,再吃上一碗冰粥,堪稱神仙享受了。
薛蟠回京的時候,七月下旬,京城盛夏其實已經過去了,只剩下秋老虎的餘威,沒有趕上天氣最熱的時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以說,京城在永昭四年的這個夏天,因為薛家商號推出的大批冰塊,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頭百姓,都好過了許多。
實際上,這個時代的達官貴族,也有冬季儲冰,以供夏季使用的習慣,只是往往都是自用,沒有想過把它發展成一項產業。
因為冬季採冰、製冰,雖然花費不多,但是想要建設足夠大的儲冰場,卻花費不菲。
只有有蜂窩煤、玻璃這兩項日進斗金的大產業支撐的薛家商號,才有這份閒錢,置辦儲藏空間足有數十萬立方米的龐大儲冰場。
當然了,賣冰產業,也讓薛家商號,在這個夏天,大賺了一筆。
畢竟獨門生意好做嘛。
到明年夏天,薛家商號就不可能再是獨門生意,必定會有其他商家,跟風從事這項產業。
薛蟠返回京城的時候,薛家商號治下的幾座佔地廣博的儲冰場,已經幾乎都空了。
而秋老虎的威風依舊不減,薛蟠實在耐不住這樣的燥熱,屋中擺有冰盆,還好受一些,到了屋外,還沒走幾步便是一身大汗,黏湖湖的著實難受。
薛蟠於是想到了在城外西北山中修建的別墅,便在忙完公務之後,趕過來檢視。
這座山間別墅,是薛蟠購置了一座山頭,在山腳下圍著修建了一圈院牆,把整座山頭包圍起來,設為私家領地,佔地巨大。
從去年冬天開始,就僱傭了上千災民,開工營建,開春之後,更是趁著農閒,在附近廣招工人,銀子流水一般花出去,才讓這座山間疏荒的山頭,有了點園林的意思。
因為佔地巨大,所以山上的建築,修建得看似稀稀疏疏,但是可使用面積,卻並不小,足夠幾十人在這裡居住。
這裡說的幾十人,指的只是主人,服侍主人的丫鬟婆子小廝男僕,都沒計算在內。
如果把下人的居所也都計算在內,這座初見規模的山間別墅,住個五六百人,不在話下。
山間別墅坐在的燕山餘脈,山勢並不高,但是身處其間,感覺卻與山外城中截然不同。
薛蟠一下子便喜歡上了這裡,打算在入秋之前,在這裡常住下去。
先派人回城東薛府,命府中總管孫立,組織人手過來,把金釧兒、茜雪也都接了過來。
在山裡住了兩天,越住越喜歡,又想到了薛母、薛寶釵、薛寶琴等姐妹,薛蟠便特意回了一趟榮國府,要把她們三人也都請過去避暑。
薛母剛聽說此事,還不太樂意,擔憂道,“山間野地,那能住人?”
薛蟠寬慰道,“母親放心,別墅那邊雖然遠離人境,但是安全不會有任何問題,孩兒在營建之初,便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安排妥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