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雲進了屋,麻利地卸下護具,脫掉冰鞋,上炕來到薛母身後,在她的背上敲打著,乖巧地說道,“有勞太太掛心了,我給你捶捶背。”
薛母笑著說道,“好了好了,我的兒,不要忙活了,我這把老骨頭,可經不起你的敲打,你先去洗漱一些,擦擦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薛寶釵性格恬靜端重,從來不會像史湘雲這樣,與薛母親密互動,史湘雲住進梨香院之後,倒是讓薛母臉上的笑容,比以往多了不少。
時間匆匆,轉眼便過了臘八。
民間有句俗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之後,京城內外的節日氣氛,便日漸濃郁起來。
今年的京城,因為蜂窩煤產業,讓百姓的日子,比往年都要好過不少。
蜂窩煤並不僅僅能夠讓京城百姓過個暖和的冬天,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因為蜂窩煤,往年都需要官府大力賑濟,才能勉強過活的逃荒災民,有了生計,不僅能夠吃飽穿暖,還能掙到不菲的工錢。
這就讓京城憑空多了數萬名手裡有錢的消費者,並且購買力十足,因為逃荒的災民,往往都身無長物,有了錢之後,要買的東西很多。
這麼大一份購買力的加入,讓京城的商業氛圍,比往年濃重了許多,這樣一來,影響到的人就更多了。
平民百姓的日子好過了,富貴人家,也因為多了玻璃窗、玻璃鏡、冰壺、冰球等新鮮事物,這個冬天,要過得比往年多了許多樂趣。
甚至連官府,順天府少了賑濟災民的煩惱,戶部多了崇文門稅關衙門和煤務提舉司兩項財源,日子也比往年好過了許多。
總而言之,隨著年節日漸臨近,京城內外,都洋溢著歡慶的氣氛。
這一天,薛蟠去崇文門稅關衙門轉了一圈,沒什麼事情要處理;又去廣安門堆場視察了一番,一切按部就班,便放心地翹班,回榮國府梨香院來。
剛走到梨香院側門,卻看到一名原本被他留在金陵的小廝,從院門出來。
那小廝看到薛蟠,連忙俯身請安道,“小的拜見大爺!”
薛蟠點頭問道,“你怎麼進京來的?”
那小廝拱手回稟道,“小的是跟著蝌二爺進京來的,蝌二爺今天進的城,現在在城東府裡,命小的來這邊向太太稟報一聲。
“小的剛進去給太太磕了頭,正要回城東覆命,可巧就碰到大爺了。”
薛蟠訝然說道,“蝌弟進京來了?”
那小廝回稟道,“是,二小姐也一起來了,還帶了許多人,現在都在城東府裡,孫總管派人去衙門找大爺了,想來是錯過了,沒找到大爺。”
薛蟠便進院去和薛母說了一聲,匆匆往城東來,進了薛府,果然看到薛蝌、薛寶琴,正在前廳坐著喝茶。
看到薛蟠,薛蝌、薛寶琴都忙起身,向他見禮。
薛蟠一把托住薛蝌的手臂,笑著說道,“自家兄弟,不用多禮,妹妹也快起來,咱們坐下說話。”
等薛蟠在上首坐下,薛蝌、薛寶琴才在下首坐下。
薛蟠開口問道,“蝌弟和妹妹怎麼這個時候就進京來了?眼看就要過年了,我原本以為,你們會在年後再過來的。叔父身體如何了?”
薛蝌拱手回道,“小弟原本也是打算,等在金陵陪父親過了年,再帶著妹妹進京來的,但是父親身體狀況穩定下來之後,卻說哥哥一個人在京中,身邊無人幫襯,諸事不便,就催著小弟儘快動身。
“小弟沒奈何,這才帶著妹妹進京來了,同時還帶來了幾位,父親從金陵族人中挑選出來的,老實本分,可堪驅使的族兄弟、小廝,以供哥哥使用。
“另外還有新聘到的工匠,以及哥哥讓小弟收集的西洋什物、書籍,也一併帶來了。”
薛蟠嘆息道,“我這裡雖然確實缺人使喚,但也不急於這一時,叔父雖然病情穩定了,但還需要調養,這個時候蝌弟和妹妹都進京來,留叔父一個人在金陵,不免有失孝道。”
薛蝌笑著說道,“小弟也曾與父親這樣說過,但是父親知道哥哥進京之後,捐了官謀了缺,為薛家更好了門楣,圓了祖父、伯父的畢生夙願,喜不自勝,回到金陵之後,立即大開祠堂,告慰列祖列宗。
“又得知哥哥也給小弟捐了個官身,更是歡喜得老淚縱橫,連聲說‘家門有幸’、‘死而無憾’,再三告戒小弟,一定要聽憑哥哥驅使。
“如今小弟和妹妹雖然進京來了,但是金陵還有眾多族人在,今年要闔族一起歡慶新春佳節,父親是此事的大總管,事務繁忙,倒是不會寂寞。”
喜歡紅樓之薛霸王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薛霸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