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自蜂窩煤流行開之後,煤炭用度大增,遠超各煤鋪預計,他們之前囤積的煤炭,支撐不了幾天,需要每天到西山進煤支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前面兩天,因為煤務提舉司聯合順天府、五城兵馬司、九門提督衙門一起行動,整肅西山煤礦,各煤窯停工了兩天,京城的煤炭也隨之斷供了兩天。
各煤鋪眼看著煤炭儲量不足,不由地有些憂心忡忡;那些靠著從西山運煤進城的運費生活的伙伕,斷了兩天生計,也人心惶惶起來。
好在到了第三天,崇文門稅關衙門設在九門的稅關衙口,通知下去,即日起恢復西山煤炭供應。
於是,停歇了兩天的運輸大隊,浩浩蕩蕩地,從阜成門、廣安門出城,往西山來。
城內各家煤鋪的管事都跟車前來,隨身按照傳喚人的吩咐,都帶著現銀。
來到西山,卻都被攔在山道之外,只能在山道外新闢的堆場進行原煤交易,一擔原煤一百二十斤)依然是老價格五十文,現款現結。
其實這些親自來到西山的煤鋪管事,除了買進原煤,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探查一下,西山之內,究竟發生了什麼。
薛蟠對西山煤礦採取全面接管行動以來,對西山進行了全面封鎖,哪怕有一些漏網之魚,在這個時候,也不敢往京城跑,而是會逃往他處。
所以,兩天來,京城內對西山內發生的事情,全都一無所知。
順天府的齊推官,和府尹鄧浩然,倒是來往了京城一趟,但他們都是嚴謹的性子,當然不會輕易向外人透露西山內情。
現在,到了西山腳下,卻不得其門而入,煤鋪管事也都無可奈何,只能看著近在遲尺的西山,望洋興嘆。
有了這些煤鋪管事帶來的現銀,山內各窯口,要給挖煤工人現場結算工錢,資金就有著落了。
雖然薛蟠給挖煤工人大幅度漲工錢,但是與原煤售價之間,仍然有不小的利潤空間。
這些利潤原本都是煤礦窯主的,現在自然被煤務提舉司收入囊中。
且說,就在京城內外城各煤鋪管事接到訊息,今日西山原煤恢復買賣的時候,四九城的核心地帶,偌大國朝的權利中心,也在進行著一場波瀾暗湧的會議。
劉漢帝國,除了每個月的朔日大朝會,皇帝還會每五日,在乾清宮舉行只有三品以上重臣能夠參加的朝會,名為“常朝”。
除了朔日大朝會和常朝,皇帝每天還會在自己的寢宮,與內閣舉行會談,名為“小朝會”。
今天正是常朝的日子。
有資格參加常朝的重臣,相比起朔日大朝會,要少很多。
文官方面,只有六部尚書、侍郎,督察院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再加上一個順天府尹,能夠出席。
武將方面,則只有五軍都督府的左右大都督,共十名大將,才有資格參加。
宗室方面,更是隻有宗人府的宗人令,以及左右宗正等區區三人,有資格列席。
在朔日大朝會能夠站到太極殿裡的九卿,多半都無緣常朝,更沒有那些監察御史、六科給事中、行人司行人的位置。
這三四十人,才是偌大一個帝國,真正的權力中心。
往日的常朝,會當庭討論國家大事,不過入冬之後,每次的常朝,文武大臣們爭論的焦點,都在“錢”這個字上。
隨著各地秋糧賦稅,陸續運抵京城,各個衙門,自然都想盡快把各部的預算落袋為安,因為賦稅雖然不少,但是需要花錢的地方更多,算到最後,總會有虧空,要是下手慢了,虧空落到自己身上,那後面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這些時日,朝中大臣中,事務最為繁忙,已經到了焦頭爛額境地的,非戶部尚書莫屬。
怎麼把有限的賦稅,儘可能地分配下去,是每一年,戶部尚書都要面臨的大考。
今日的朝臣,文武大臣們又足足噴出一籮筐的吐沫,才把戶部國庫裡剛剛入庫的賦稅,瓜分乾淨。
雖然對最終的結果,每個人都不太滿意,但這已經是相互妥協之下,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了。
永昭帝在常朝上,雖然大部分時間,都穩坐在御椅上,聽下面的文武大臣對噴,親自開口的機會不多,但是聽大臣們爭吵了這麼久,也鬧得腦袋嗡嗡作響。
見總是討論出了一個結果,永昭帝抬手揉了一下太陽穴,開口說道,“諸卿還有其他事情嗎?”
順天府尹鄧浩然出言奏道,“微臣有本上奏!”
喜歡紅樓之薛霸王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薛霸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