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掣電銃,朱載坖的心裡就有了底。如此火銃,比之後世的單發步槍,也差不了太多。
如果將來能製出雷汞和無煙火藥,那就完全可以製造出子彈來。可惜以目前的水平,根本就不能實現。
即使是這樣,現在的掣電銃也足夠用了,至少領先西方一百年之多。
剛剛試射完掣電銃,朱載坖受到啟發,便去讓人叫來了銅鐵作坊的何林。
何林一臉的黑灰,身上全是汗漬,顯然還在鑄造鋼炮。
聽到裕王叫自己過去,何林的心裡就有些虛。到了現在,一門成品的鋼炮都沒能鑄造出來,裕王想必是要發火的。
當何林到達靶場,便立時跪下向朱載坖請罪,“小的現在還沒能鑄造一門鋼炮,幾乎無顏面見殿下。”
“鋼炮若是如此輕易便能鑄造出來,我豈能交給你來做。”朱載坖也沒安慰何林,但是話語之中滿是信任,又接著道:“你起來看看,這是魏老六的火銃,是不是這種後裝方式也能用在火炮上。”
何林聽到朱載坖的話,更是慚愧,也有感動。他急忙起身接過火銃,仔細打量。
看到火銃後面的鐵栓,何林的眉頭一動。
“不瞞殿下,此等機關倒也不難。但是火炮不比火銃,要大了許多倍。”何林臉上露出難色道:“只是鑄造,怕是後膛容易炸開。”
朱載坖知道何林說的不錯,便也沒有為難他,只是讓他先造出鋼炮即可,後裝炮日後再說。
何林走時悶悶不樂,與魏老六相比,自己可謂是慢到了家。殿下雖然沒說什麼,可是自己要想辦法,早日鑄造出合格的鋼炮才是。
魏老六也是剛剛製成掣電銃,請示過朱載坖之後,便讓火器場大量的生產。
銃管是早就制好的,現在就是再製造一批後面的鐵栓等零件。
無論是銅鐵作坊,還是火器場等工場之中,都在朱載坖的指導之下,實現了流水化作業。實際的效率,要遠高於那些民間作坊和官方的工場。
因此,朱載坖要裝備親軍的這一千五百杆掣電銃,也沒用許久便造了出來。
接下來的兩個月,便是朱載坖訓練這些親軍,針對火銃的應用要學會戰法。
這段時間,朱載坖的這些親軍都認識了不少字,再也不是大字不識的文盲。因此,學起東西來也快了許多。
火銃應用最普遍的,便是三段擊。也就最前排的人放銃,第二排的人準備,第三排的人填裝火銃。第一排放完火銃,便立時退到最後一排,開始裝填火藥彈丸,第二排變成了第一排,開始放銃。
如此迴圈往復,火銃彈雨不絕,便能形成相對密集的彈幕,將敵方攔下,使之無法靠近。
只是火銃的射速太慢,對付騎兵還是吃力。一旦被騎兵突入陣形,便是一場屠殺。因此,火銃兵要與己方騎兵密切配合,才能在與騎兵的對戰之中生存下來。
朱載坖對於掣電銃的射程也是很滿意的,兩百步可相當於後世的一百五十米,要比蒙元的弓手射的遠許多,足以對付那些號稱騎射無雙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