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研,與此並無本質區別。
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傾注在實驗室和圖書館之中,但你未必能夠獲得一次值得為人稱道的成果與發現,可是你就不需要生活了嗎?
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各行各業的隊伍中,自然而然就會存在極大數量對本業不感興趣的人。
他們只是在做著一門求生的“手藝”,求生的過程中,用不用一些不光彩的、令人不恥的手段,那就全憑個人道德修養了。
這樣的人多了,那些深愛著本業的人,自然就會受到擠壓,若是不能控制雙方的比例和實際地位,整個行業停滯乃至倒退,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是整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經歷的事情,想要杜絕某些現象,首先就要突破重重艱難困苦,使整個社會,離開那個發展階段。
如果底子沒有變,光想著改變某些浮於表面的現象,則不過是白日做夢而已。
走入銀河系的人類,因為徹底脫離了那個依靠勞動而保證生存的階段,才擁有了密集爆發藝術火花和科研成果的條件。
那些天賦不足卻喜好某項事業的人,哪怕一生都沒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他們足以令自己開心幸福,這就足夠了。
也正是因此,許多看似沒有天賦的人,在堅持之中,獲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
依諾維紳被劇烈的星系運動驚駭,從而放棄尋找戚遠,當她返回地球,找到老師維塔利耶的落腳點的時候。
再要前往維塔利耶所在地,那個距離地球五十光年的各族混居行星時,路途中所需要的時間已經縮短到了一個新歷年。
人類一直在進步,特別是數十億人口獲得了思想上與生活上的真正解放之後,智慧的火化碰撞起來,遠比某一個、兩個天才的進步,快得多。
如果戚遠能夠遇到一個友好的,類似地球人類這樣的文明種族,那麼他還是很有希望在有生之年,回到家鄉的。
阿瑞納達人距離能夠滿足要求,還有相當距離,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人口太少。
如果黃曉筱也在這裡,問題或許就能解決了。
黃曉筱在崔萌萌的幫助下,已經成功培育出了無性繁殖的“人造人”,但先前落腳的衛星的自然環境,還沒有發育到適宜人類種族生存的地步,失去奧術保護的普通人,難以在那裡自由地生存下去。
於是一家四口再次踏上征途,他們這次定要找到一個已經存在生命的星球。
單單依靠人為的改造,對於一個天體的自然環境來說,實在是太漫長、太繁瑣了,而且改造之後,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還要經過長久的實驗,去觀察投放的生命的存活狀況。
好,說不定連黃曉筱都老死了,改造也沒能成功。
相比之下,還是尋找一個已有生命存在的天體更簡單。
當然了,那必須是一個存在碳基生命,類似於地球的天體。
之前的那顆衛星,黃子贇和黃曉安父子兩個,找尋原始生命未果,倒是惡補了很多生物學、生命起源學和地質學的知識,猜測那裡很可能是光照和溫度都有問題,抑制了原始生命的出現。
碳基生命離不開恆星的光和熱,但這光和熱過量了,一樣不
這一回,只要找到了合適的星球,崔萌萌和黃曉筱母子兩個就是造人的“女媧”,黃子贇和黃曉安父子就是引導人類走出蠻荒的“伏羲”。